摘要:嘉禾是故乡
清明的时候,当我在公墓为已故的亲人祭扫完毕后,巡视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墓碑,思绪却不禁飞到了台北郊外山上的一处公墓。那里长眠着一位嘉兴女人,她的墓碑上刻着这样几个醒目的字“浙江嘉兴褚问鹃女士之墓”。 生前,褚问鹃时时刻刻想念着嘉兴,但嘉兴人已很少有人知道她。 ![]() 南湖采菱图 潘振镛 画 一 一八九六年出生于嘉兴天官牌楼老宅的褚问鹃,与北大教授张竞生有过短暂婚姻,她曾加入了共产党,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褚问鹃,一八九六年出生于嘉兴天官牌楼老宅,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在嘉兴度过。她读过师范,受过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不甘心做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生她养她的故乡。从此,嘉兴,这座江南古城,常常让身处异乡的褚问鹃为之魂牵梦绕! 离开嘉兴之后的褚问鹃,犹如挣脱了鸟笼的金丝雀,充分享受到了翱翔的自由。那个时候的嘉兴女子,大多裹着一双小脚,足不出户,过着夫唱妇随的小日子。褚问鹃却早已孤身一人走南闯北,先期从事教育工作,而后投身革命,完成了多次角色转换,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其个人经历更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与北大教授张竞生的短暂婚姻,是她曾经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但也不可否认,正是张竞生让她走进了北大学府,在北大国学研究所就学。北大浓郁的人文环境和活跃的新文化思想,既丰富了她的国学素养,也给她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 褚问鹃早在北大求学期间就与共产党人接触频繁,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过北京、上海分部的妇女部长,是妇女运动的先驱,那时的她叫褚松雪。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褚问鹃曾与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革命失败后,迫于形势的压力,她退出了政治舞台,以教书、笔耕为生。凭着她不俗的文笔和独特的见解,经友人推荐,进入国民军第十八军,主编中国第一本军刊《偕行》,并先后担任陈诚、罗卓英的机要秘书,成为当时军中职位最高的女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褚问鹃还曾与周恩来、邓颖超一起共事,成为唯一一个亲身参与过两次国共合作的女性。 有着如此丰富人生经历的褚问鹃,注定已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那座小城,去做一个相夫教子的旧式女子。然而,离家越远,对故乡的思念越深。作为一代才女的褚问鹃,从未停过她手中的那支笔,一生中虽然没有留下多少文字,但对于自己的故乡——嘉兴,她的笔却从未吝啬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