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褚问鹃笔下的老嘉兴(3)

2020-09-24 10:03 作者:禾塘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褚问鹃1953年摄于台湾屏东 三 提到吃,褚问鹃也会想起故乡嘉兴,这其中有早高、菱和藕等,嘉兴物产丰饶,许多吃的,都是精益求精,味美之外,还要讲求艺术化。 提到吃,褚问鹃也会想起故乡嘉兴。《故乡的早高》就是


褚问鹃1953年摄于台湾屏东

    

  提到吃,褚问鹃也会想起故乡嘉兴,这其中有“早高”、菱和藕等,嘉兴物产丰饶,“许多吃的,都是精益求精,味美之外,还要讲求艺术化。”  

  提到吃,褚问鹃也会想起故乡嘉兴。《故乡的早高》就是这样一篇通过故乡的一种食品,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文章。

  “我的故乡是浙江省的嘉兴县……有‘鱼米之乡’的雅号。物产丰饶。尤其在过年的时候,许多吃的,都是精益求精,味美之外,还要讲求艺术化。”接着,她就提到一种在嘉兴“过年必做和必吃的精细点心——早高”。

  虽然没听说过嘉兴还有这种糕点,但从褚问鹃不厌其烦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这就是我们小时候过年时经常吃的“印制糖糕”。只不过褚家人讲究,把去了皮和核的熟红枣与糯米粉和在一起,做成以后,“看不见枣子,但有枣子香甜的味道”,所以他们叫“枣糕”,为讨个好口彩,又叫“早高”——早日高升或早日高中之意。

  褚问鹃回忆,“七八岁的时候,对于‘早高’就有特殊的偏好,只要一听说‘今天做早高’的话,连懒觉也不睡了。起来的第一件事,即是为五表弟(即朱宝璇的儿子)洗手”,然后“一本正经地面对面坐下来”,“很熟练地把枣皮轻轻剥去,挤出枣核。可是我们都会很巧妙地留下一点枣肉在皮和枣核上”,等到完工后,两人便“坐在石凳上享用起来,直吃到那皮和核子再无一丝枣肉”。充满了童趣。

  对于这样一种故乡过年时吃的食品,褚问鹃在晚年还是念念不忘,“我自离开家乡以来,几乎走遍全中国,却从未再见过这种点心。”为此,“我去年曾试做过一些,风味不错,岁暮作此,也可以稍慰乡心。”

  除了早高,嘉兴还有两种土特产也是褚问鹃的最爱——菱和藕。她在《一堤烟柳忆南湖》中写道:“笔者既生长嘉兴,对于南湖的一切,当然是熟悉的,夏秋之交,结伴去游湖,吃新鲜的菱藕,并且带些回来孝敬父母……在个人是偏爱煮熟的菱……嘉兴的藕,既粗且肥,有女孩臂膊那么粗,生吃甜脆,熟吃香糯,还有将糯米浸发了塞入藕孔,蒸熟了吃的。其香甜柔糯,绝非他物可比。”所以,尽管“台湾也有菱,却是具体而微。藕嘛,细瘦可怜。我买了一次即不敢再去问津了。”

  可见身在台湾的褚问鹃,故乡的一切是何等地让她心驰神往啊。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