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夕节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比如北宋时期就非常重视七夕。当时,京城汴梁热闹繁华,每年七夕节到来的时候,许多商家就开始卖七夕节的商品,除了传统的丝线等刺绣用品外,还有一种名叫乞巧乐的泥塑玩具格外引人注目。 乞巧乐做成玩耍嬉戏的孩童模样,儿童
七夕节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比如北宋时期就非常重视七夕。当时,京城汴梁热闹繁华,每年七夕节到来的时候,许多商家就开始卖七夕节的商品,除了传统的丝线等刺绣用品外,还有一种名叫乞巧乐的泥塑玩具格外引人注目。 乞巧乐做成玩耍嬉戏的孩童模样,儿童眉清目秀,手拿莲花,穿红裹绿,有的趴在地上翻跟头,有的仿佛是刚睡醒在伸懒腰,憨态可掬,十分可爱。当时,每到七夕时节,无数青年男女对乞巧乐泥塑玩具格外青睐,他们常常买来或乞巧,或暗送意中人。于是,乞巧乐在美丽浪漫的七夕节里又成了爱情的信物,传递着情人之间缠绵的情思。 当时的许多达官贵人则把乞巧乐当成藏品来收藏,他们不惜重金购买。宋哲宗元祐年间,乞巧乐这种泥塑玩具的价格在汴梁城里竟然被炒到了上千贯钱才能买到一个,成了七夕节里卖得最热的商品。 北宋的七夕节里,汴梁城的许多新婚女子不仅要在一起结伴嬉戏,互相比试针线,她们还喜欢焚香祭拜乞巧乐,默默乞求像泥塑玩具上那样可爱的、手持美丽莲花的小儿能降生到自己家里。当时,市井中有一种传说,说是七夕节的乞巧乐具有佛祖的仙气,新婚的女子谁要是供奉了乞巧乐,谁就可以生一个聪慧漂亮的宝宝。 在宋代,七夕节的泥塑玩具乞巧乐已经成为世俗化的玩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并以朴素亲切的气息向人们传达着七夕乞巧这一中国民俗里的美好愿望。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