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乡下有一句流传颇广的俗语,叫摸到了一个鳜鱼窠,意思是说无意中撞入了一个让人获取丰厚利益的所在。打个比方,一个货郎卖货来到一个村子里,村民纷纷围住货郎担,一下子卖出了不少,生意特好。这时,别人会说货郎摸到了一个鳜鱼窠。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乡下有一句流传颇广的俗语,叫“摸到了一个鳜鱼窠”,意思是说无意中撞入了一个让人获取丰厚利益的所在。打个比方,一个货郎卖货来到一个村子里,村民纷纷围住货郎担,一下子卖出了不少,生意特好。这时,别人会说货郎“摸到了一个鳜鱼窠”。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鳜鱼的生活习性说起。原来,鳜鱼是一种喜欢群居的鱼类,常常是十几条、几十条地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现了,就是一群,乡下人称它为鳜鱼窠。所以,倘若你钓鳜鱼钓到了一条,千万不要走开,要继续钓下去,会一条接着一条地钓上来,让你惊喜不已,因为你“摸到了一个鳜鱼窠”。 我老家在一个叫龙王庙的小集市边,龙王庙这个地方古称龙舌渚,光绪《石门县志》里记载得清清楚楚。它濒临五龙漾,漾东有一个老渔翁叫阿三,他家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我与阿三老早就熟悉。好几年前,他有一次在三娘娘的茶店里喝茶聊天,说起了捉鳜鱼的事,他说我们村子西边从前有一座木桥,叫沈家木桥,木桥两旁,鳜鱼特多,是一个鳜鱼窠。阿三说鳜鱼窠其实是渔民自己构筑的,渔民了解鳜鱼喜暖怕冷的生活习性,就专门在它们出没的地方丢下一些柏树枝条,营造一个窠。鳜鱼一到秋冬,就躲在柏树枝间不吃不动地安稳过冬,年久月长,这里便成了鳜鱼窠。阿三说自己从小时候起就随长辈在这里捉鳜鱼,沈家木桥这个鳜鱼窠是他所碰到的几个鳜鱼窠中最大的一个,每年都要在这里捉到好几十条,多的年份有近百条。 鳜鱼肉厚,味道好,在从前也是很名贵的鱼,价格远比其他鱼高,乡下人一般不舍得买来吃,所以他们那时一旦捉到好几条鳜鱼,就划船到石门县城(今崇福镇)里去卖,城里人钱多,买得起。 前一段时间,我又碰到阿三,一提起捉鱼的事,他竟连叹苦经,说现在河道浅得像只坦盆子,水也又臭又脏,别说鱼,连螺蛳、河蚌也已经不多,与以前相比,真是无法说了。他说:“从前沈家木桥边,鳜鱼多得不得了,现在呢,鳑鱼皮鱼也捉勿到一条了。”我心想,在从前,“摸到了一个鳜鱼窠”的意思老幼皆知,但估计不用多久,这句曾流传颇广的俗语将渐渐消失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