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社楼秋月

2021-11-07 09:32 作者:张毅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恩科,浙江海宁路仲人管式龙进京殿试,榜上有名,为三甲第三十四名。皇恩浩荡,旨下,管式龙被授予内阁中书,竟为皇家起草起了文件,也算是为路仲管氏一族增了光。在外奋斗,漂泊数载,康熙五十八年(1719),管式龙回到故乡路仲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恩科,浙江海宁路仲人管式龙进京殿试,榜上有名,为三甲第三十四名。皇恩浩荡,旨下,管式龙被授予内阁中书,竟为皇家起草起了文件,也算是为路仲管氏一族增了光。在外奋斗,漂泊数载,康熙五十八年(1719),管式龙回到故乡路仲探亲。京城的繁华与故乡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管式龙的心情随着小镇的宁静而轻松起来,与亲朋好友品茗聚谈,各处随意溜达,颇为舒心惬意。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来到郊外那座庄严肃穆的三王社庙前,微风拂面,清亮的月光倾洒在社庙的楼顶处,眼前的场景激灵着他的文思,于是挥笔写下了《社楼秋月》一诗:“酬庸社庙敞高楼,静夜银河冷素秋。皎洁一轮天际涌,清光如水看牵牛。”

  出路仲镇东隅,沿一条小路往北,不及一里,过一小桥,即有路仲社庙之三王庙。少时尚见到庙之遗存,虽已破败不堪无人打理,却有残楼高耸菩萨立壁。我见之,内心是有肃穆敬畏之感的。这座与路仲镇有斩不断情丝的庙宇,其历史毫不夸张地说,足可以书写一部煌煌长篇之《三国演义》,而也正是有了三王庙才有路仲里之称谓。

  社楼上空之明月,一缕青光照到唐朝时,情形颇有些让人酸楚。当年邑里发生饥荒,人无以为食,殷实之家路氏、仲氏、毛氏三连襟,见此情景大动恻隐,毅然开仓赈济,救百姓于啼饥号寒之中。未几,三家粮皆放空,三氏反饿死。百姓感其恩,遂集资建庙,塑三姓神像供之,春秋祭祀,香火不绝,并将邑名称之为路仲毛,及至后来叫别成路仲里。

  此段历史非小说家言,有清钱馥《三王庙记》为凭:三王者,相传为路、仲、毛三氏,名字不详。唐下第举人也。皆娶於某,为亚壻。家俱饶于赀。会岁大祲,人不得食,同罄所有,以周邻里乡党,人赖于全活,三王家竟饥饿以死。后人思其德,故以氏氏里,并祀以土榖之神。称三王者,盖以江南土地尽封王故也。嗟乎!当饥馑荐臻,苟人各恤其乡,夫何有流离颠沛哉?顾厚赀自拥者,务募人保护,重键固鐍,惕惕焉为意外防;视人之穷不能自存,谓若辈不蚤作家计,流亡乃其所也,何预我耶耳目所及皆是也。其志存利济,推有余、振空乏,施以糜粥、贷以粟米者,不过得十一于千百耳,又安如三王之竭家赀以济众,至己反饥饿死,诚切救人乃尔乎!……

  路仲三王庙在太平天国时遭受过严重损害,庙被毁大半。清同治九年(1870)邑里百姓捐资进行过一次重修,钱保穀有《重修社庙记》,讲述了重修之经过情况。光绪二十三年(1897),邑里管鸿墀等募资重修。此后不到七十年,这座路仲人的神魂膜拜之所在“文革”时被彻底拆除,这个邑里百姓精神寄托之地也从那时起走进了历史。改革开放后,国运昌盛,春风吹到路仲时,百姓再次聚沙成塔,一座五圣三王殿易地而起,香火再盛。今人有诗感慨曰:“中秋难忘团圆月,社庙须知路仲毛。古镇思源今安在,殿宇新声馨香绕。”

  秋色里的月光是清澈明净的,一如三氏精神之仁诚义烈。岁月更替,社楼虽已不再有当年之恢宏,然而“路仲毛”的精神清辉却始终朗照在古镇上空。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