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嘉兴有个五芳斋,而王店镇上却曾有个味芳斋。 味芳斋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一家国营商家,主营饮食小吃,由于做工精细,质量可靠,备受王店等地顾客的欢迎。 味芳斋点心店坐落在王店镇四喜街的向阳桥西堍,底楼共三开间,朝南向,极其气派。
众所周知,嘉兴有个“五芳斋”,而王店镇上却曾有个“味芳斋”。 “味芳斋”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一家国营商家,主营饮食小吃,由于做工精细,质量可靠,备受王店等地顾客的欢迎。 “味芳斋”点心店坐落在王店镇四喜街的向阳桥西堍,底楼共三开间,朝南向,极其气派。店里共有营业人员18人,分早、夜两班制。据在“味芳斋”工作了40年的戴德林介绍,“味芳斋”除了专业制作糕点的师傅外,还吸收了几名上海来王店办玻璃厂的退岗女工,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由老师傅传、帮、带,教她们学做糕点。 那时到“味芳斋”的景象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并不为过。那时吃点心不仅要付钞票,还要付上相应的粮票。 “味芳斋”的小吃很有特色,除固定的方糕、团子、浆粽外,还会根据时令节气,变换品种。一般上午和下午供应的点心品种就各不相同,下午还会增加油翻酥、麻球、糖糕等。 记忆中,我特别青睐该店的特色冷面。冷面是宽条的,配料有芝麻酱、甜面酱、香油、香醋,喜辣的还可放些辣酱,上面顶着一撮绿豆芽,吃起来其味道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且一碗仅一角钱,价廉物美。那时我问店里的负责人汤婉华:“凉面是你们店的特色小吃,一天能卖出多少碗?”她笑答:“师傅做都来不及,数不过来呀!” 一次,我和几位朋友一起要了四碗冷面,等了20多分钟才等到。当营业员端上冷面后,我们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个精光。坐在我们旁边的两名上海客人也边吃边赞叹道:“王店的冷面,比我们里弄里的面店味道好多了,量还足,下次来还要吃。” 又一次,赶上盛夏,我赶到“味芳斋”,冷面已销售一空。见桌面上有“鹅头颈”,我赶紧买了两块“鹅头颈”。“鹅头颈”吃起来凉凉的、甜甜的。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味芳斋”更名为“东风点心店”。 改革开放后,该店由私人承包,名噪一时的“味芳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王店人谈起当年的“味芳斋”仍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