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九曲竹垞寻踪

2022-06-01 17:41 作者:邵洪海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朱国祚曾孙清代诗人、大学者朱彝尊(号竹垞)的墓址,我前段时间去找,没有找到。回来后,我又仔细查阅资料。《浙江通志》载:朱彝尊墓在百花庄朱文恪赐茔西南五里。高子祥老师的《百花庄的故事传说和历史沿革》中讲到朱彝尊的墓址应该在西庄九曲坟漾,但是

  朱国祚曾孙清代诗人、大学者朱彝尊(号竹垞)的墓址,我前段时间去找,没有找到。回来后,我又仔细查阅资料。《浙江通志》载:“朱彝尊墓在百花庄朱文恪赐茔西南五里。”高子祥老师的《百花庄的故事传说和历史沿革》中讲到朱彝尊的墓址应该在西庄九曲坟漾,但是我在地图上搜寻不到九曲的地名。他又说九曲通后埭,而后埭在地图上是有标注的。那么可以先找到后埭,再顺藤摸瓜。

  隔日,我约李利兄再访百花庄。我们从茶园北路转到濮家湾路,从地图上看,那里有一座百丈港桥直通后埭。但是当我们到达百丈港桥时,发现桥被几间集装箱屋子阻断。下车,从集装箱屋子和桥护栏的缝隙里钻过去,看到一片麦田。此时,刚刚还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起小雨,我的心也怦怦直跳,直觉告诉我大文豪的墓址不远了。我在心中念起朱彝尊表弟海宁查慎行的诗:“万卷书留良史宅,百花庄近相公茔。”这是朱彝尊在逝后十七年(1726)迁葬到九曲坟漾,查氏送葬时所作。

  远处走来一位推着小车的老人,向他打听。老人姓梅,住后埭,六十六岁,对九曲很熟悉,见过石人石马,但自他记事起就没见过坟墓。他带我们领略了村子的风光,介绍了百花庄传说中龙水的龙须、龙口位置。我被村子的景色惊呆了,小河曲绕、小桥微拱、小楼映水,偶尔增添的几株小树,更可以入画。有村妇在河埠上洗菜,有老人挑着一担盐齑菜走过小桥,有黄狗出来轻吠几声。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秀气的原生态的江南村子。

  此行,主要目的是为找朱彝尊的墓址,便收敛贪景之心,跟随老人往九曲的湾处寻去。

  在一丛傍水的杉树旁,老人说,他当年看到的石人石马就倒在这块地上,边上走出的一位老太太佐证了他的说法。老太太姓杜,今年八十五岁,是从马厍汇嫁过来的。以她的年纪也未见到坟墓,只有石人石马东倒西歪地横在地里,可见朱彝尊的墓比其曾祖父的要毁得更早一些。老太太说,石人石马后来也不见了,可能是造畜牧场时敲碎或卖掉了。

  梅姓老人说,九曲是表示这条水弯头多,不是个确数。这一段最为曲折,成“S”形,当地人称为九曲三弯。只不过朱彝尊墓址这里被改道了,“S”形的中间部分被拦腰截断,外面新开一段河道连通了“S”形左下方的缺口。我想象着原来的水道,这个九曲三弯若从空中俯瞰,竟然很像是八卦的形状,而墓址似乎在坤卦的位置。我不懂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八卦,只是胡乱猜测罢了,但古人用眼、用心观察天地,渴望与天地融和,感受自己的渺小和充满敬畏的思想,令我感慨。

  我们走上那片墓址,大部分面积,已被后迁来的梅姓人家造了房屋。这个村子多姓梅,要是沿河零星种几株梅树,就更有意思了。梅家人二十八年前才搬来,已不知这里曾有墓地。屋西留有的菜地上尚存几块大石,杜姓老太太说这几块石头应该是以前的,一直没有搬走。我和李利兄在河滩边看到一些长着苔藓的青砖,厚实,大多断成碎块。我们猜测,这莫不是墓址遗存下来的砖块。边上另有小方砖刻有字迹,依稀可辨一“旦”字。

  根据这些痕迹,以及当地人对石人石马的述说,朱彝尊的墓址在此处的可能性很大。此行非虚,似乎是相隔几百年后与古人的一次对接。

  因为曝书亭,很多人认为朱彝尊是王店人。实际上,他生于嘉兴碧漪坊,祖坟和朱氏祠堂均在百花庄。百花庄的村民也有很多朱姓者,可见朱彝尊与百花庄的渊源实在不浅。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