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今年已经进入梅雨季节,我想起了近七十年前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黄梅天。 时间要回到1954年。那年的梅雨季是我有生以来遇到梅雨时间最长、雨量最大的黄梅季节。那是我在崇德县(今属桐乡)读初一的第二个学期,5月底起,老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今年已经进入梅雨季节,我想起了近七十年前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黄梅天。 时间要回到1954年。那年的梅雨季是我有生以来遇到梅雨时间最长、雨量最大的黄梅季节。那是我在崇德县(今属桐乡)读初一的第二个学期,5月底起,老天持续不断地下雨,有时雨下得很大,甚至是暴雨。由于下得久了,在学校的露天地面上出现了许多水潭。那时,学校还没有电灯,晚上住校生坐在教室里,由校工点上汽油灯后,我们复习功课、做作业。我班住校生的寝室到教室比较远,而且必须要经过有许多水潭的露天地面。夜自修结束后,我们撑着伞走向寝室,有时踩到了水潭里,不仅浅口雨鞋遭了殃(那时还没有高筒雨靴),裤脚管上也全湿了。 梅雨时间长了,寝室的屋顶上长了许多毛毛虫——我们唤作“瓦刺”,有时跌落到蚊帐上,如果被咬了一口,奇痛难忍。这时我的蚊帐角落里又出现了许多蚤虱,爬到我身上吸血,我全身痒得不能入睡。由于经常下雨,换洗的衣服只能阴干,穿上后很不舒服。 好不容易熬到放暑假,回到石门湾家中,把蚊帐放到开水中,杀死这些吸血的蚤虱。可是雨还是一直在下,西市街的街面地势较低,早已经被河水淹没了。南市街的街面,虽然地势较高,但是运河里的水已经涨到街道的路面上。农村里的农田都淹没了,石门湾四周的人们都投入了排涝战斗。我们在崇德县中读书的石门湾的学生组织起来,到离石门湾四里的八泉村参加排涝战斗。年纪最小的我也踏起了水车,踏呀踏,踏个不停。雨还在下,水车已经不够了,有人提出建议后,把石门湾附近的凉伞坟上的一棵巨大的香樟树砍掉了,虽然砍掉了这棵香樟树很可惜,但做成了许多水车后,大大缓解了灾情。 漫长的梅雨季终于结束,也就是初夏结束了。9月初,我回到了学校,神清气爽地投入到初二的学习中。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