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57年为清政府问鼎中原后的第五个乡试之年,无独有偶的是顺天和江南两处科场都发生了情弊案,在次年的审决中,北闱受贿考官斩首五人,南闱处死十九人,所有犯官家属与涉案士子皆发配东北。 北闱考官中被处决的有一位嘉善人张我朴,其家人亦发往尚阳堡(今辽
1657年为清政府问鼎中原后的第五个乡试之年,无独有偶的是顺天和江南两处科场都发生了情弊案,在次年的审决中,北闱受贿考官斩首五人,南闱处死十九人,所有犯官家属与涉案士子皆发配东北。 北闱考官中被处决的有一位嘉善人张我朴,其家人亦发往尚阳堡(今辽宁省开原市)给披甲人为奴。其妻朱又贞毅然上书朝廷,愿以弱女子之身替代年老体衰的公婆去东北流徙地,一时上下称孝。 朱又贞(约1631—1679后),嘉善鹤湖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朱国望之女。1658年流徙尚阳堡后,有诗集《幽恨集》,多为其入刑部大狱后所作。罪人的女眷很多,多为养尊处优、识文断字者,但是能作诗的却凤毛麟角,所以朱又贞的诗集应该广为流传。当时因南闱科场案谪戍奉天靖安(今吉林省洮安县)的丁澎亦看到了这部诗集,如获至宝,抄写一册并带回了杭州,在为其所作序中对女诗人的才情和勇气极口称赞之:“幼兼道蕴之才,金闺咏絮;继上缇萦之疏,碧血成丝。” 丁澎(1622—1691后),字飞涛,号药园,浙江和仁(今杭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有《扶荔堂集》及《信美堂诗选》等。 这位丁澎与陆圻、柴绍炳、陈廷会、毛先舒、沈谦、孙治、张纲孙、丁澎、虞黄昊、吴百朋十人结诗社于湖上,时人便以“西泠十子”名之,通籍后北上又为“燕台十子”之一,“所作诗文淹通藻密,符采烂然,世谓之‘西泠派’”。 丁澎之所以如此看重朱又贞的作品,与他自己出身书香门第有着很大的关系,明初著名诗人丁鹤年便是他的一位祖先,而丁澎的兄弟丁潆与堂弟丁景鸿及妹子丁一揆亦都是诗人。 1658年,就在丁澎发配去东北的时候,“西泠十子”之一的孙治受大戏曲家李渔之邀为其新作《意中缘》写了一篇序言,而当时寓居杭州的嘉兴女诗人黄媛介亦受李渔之请为这部传奇作序,同时为序的还有海宁的范骧和徐林鸿。 《意中缘》是以明末名士陈继儒、董其昌与艺伎杨慧林、林雪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为题材,故事的背景便是在杭州西湖。 ![]() 黄媛介为李渔《意中缘》序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