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戴宫桂与张廷济的师生缘

2024-01-01 19:35 作者:姜云青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戴宫桂是乾隆、嘉庆年间地地道道的新丰人氏,生于斯,葬于斯。

  戴宫桂是乾隆、嘉庆年间地地道道的新丰人氏,生于斯,葬于斯。何志荣主编《新丰镇志》“古代人物”一节戴宫桂名列其中,只是没有文字专门介绍戴氏。所幸最后的“古诗摘抄”一节,辑录了戴宫桂诗一首《夏日过净相寺方丈》,并为此诗作注,引用的是民国时期新丰人梅元鼎主编《新丰镇志略初稿》中对戴宫桂的简介:

  戴宫桂字崑玉,一字登蟾。嘉庠生,居新丰,张廷济师。幼明敏,长笃学,工诗文。著有《新溪集》《双溪集》《珠溪集》。

  一共四十字的简介注明,来源于清末嘉兴人朱福清编写的《鸳湖求旧录》。

  查《鸳湖求旧录》,的确有戴宫桂小传,仅比上述引言多两字,极简单介绍了戴宫桂的姓氏身份学识著述等多方面情况,但其时代背景、家庭状况及生卒纪年等不着一字,实在可惜。然而,既谓“张廷济师”,他的学生张廷济比这位老师要出名得多。

  于是,再查“张廷济”,乃古嘉兴县竹里(新篁)人。嘉庆三年,30周岁的张廷济中举,且是解元。后来,这位张解元竟屡试不第,便醉心诗词古玩,成清代中期著名金石学家,还是书法大家。这位让嘉兴人骄傲的历史名人,曾特别为其老师戴宫桂写有一首悼念诗,题目就是《戴宫桂》:

  廿五年恩重,初终纪二申。

  谆谆敦学行,仆仆悔风尘。

  楠屋文章旧,松阡涕泪新。

  尚书遗墨在,空是勒贝珉。

  更可贵的是,张廷济为此诗配了162字长序,给诗中“尚书遗墨”专门作了注释。这为我们后人了解戴宫桂生平事迹及其与作者的师生关系情况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戴崑玉师,讳宫桂,字登蟾。嘉兴县学增广生。新坊人。丙申岁,先君子延至双梧书屋。时廷济年九岁,侍坐案侧,拜受经学,历十有六年,受训育之恩,不可缕述。庚申十二月廿八日,已薄暮,廷济自长兴还,登师之堂吃年糕,饮新酿,话至更阑。次年,廷济入都门比,壬戌七月归里,知师殁已经旬矣。师幼明敏,长笃学,博经史,工诗文词。著有《新溪》《珠溪》《双溪》诸集。生于乾隆十年乙丑,卒年五十六,葬于新坊之□□□里徐□□□。

  从此序中,我们知道了戴宫桂生于乾隆十年即1745年。“卒年五十六”,一般算虚岁,则卒于1800年。然而,1800年为庚申年,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张廷济从外地回乡还到戴师家吃年糕,“话至更阑”,1800年只剩一两天,显然戴老师不太可能在1800年去世。若戴宫桂真于1800年末这一两天内去世,身在新丰隔壁的新篁的学生张廷济不可能没得到讯息。

  那么这“卒年五十六”应是足岁,即戴宫桂卒于1801年,当时张廷济已去京城,准备第二年的会试。而1802年“壬戌七月”会试结束返乡,张才知戴师已去世“旬矣”,这“旬”字,除了作十天、十年解释外,古代还有“周年”之义。因此,戴宫桂的生卒年应该是1745年和1801年。

  至于为什么张廷济单单在此要用足岁计老师享年,大概为表达对老师英年早逝的痛惜之情吧。

  两人的师生缘,起于乾隆丙申年即1776年张家延聘戴宫桂为家塾老师,迄于1791年戴宫桂离开张家。16年里师生一对一,足见张家对这位戴老师的信任,戴宫桂的心血也换来日后张廷济的高中解元,实在堪称“名师”。

  作为老师,的的确确是“以成就学生来成就自己”的。当然,这对师生情谊自然深厚,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戴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慧好学、尊敬师长的张同学,居然会将自己12岁中秀才时,从官至刑部侍郎加尚书衔的本县钱陈群老先生那里获赠的,钱尚书亲笔题诗三首的珍贵扇子,送给了学生张廷济;二是学生张廷济在老师离家后,肯定仍时常去探望先生,承欢师门。如庚申年(1800)腊月底,张廷济从长兴还乡,惦记着新丰的戴老师,新年未至即顺便去戴宫桂家拜访,如此急切而随意:

  登师之堂吃年糕,饮新酿,话至更阑。

  可见师生情若父子也。所以从丙申到庚申,“二申”之间,25年的师生交往情谊,无论如何都足以让张廷济必须将真挚的尊师情感化作诗文悼念老师。而这位乡间布衣塾师默默无闻的毕生事迹,便因为知名学生的诗文而永载史册。

  作为新丰人,笔者内心真的很感激新篁人张廷济为新丰历史多留存了一位名师事迹。同样很佩服戴宫桂先生,能如此忠诚于师道,耐得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专心育一人。当然也为他自豪,有幸成为这位懂得感恩的“天下英才”张廷济的老师。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