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王店镇镇东廿家下,有一位闻名于王店及周边乡村的刀剪师傅,名叫马秋寿。 四十年代末,马秋寿随父亲从江苏摇着一艘小木船,一路来到王店,在镇东廿家下找到一家房东,租下了一楼一底作为住所安了家,开始了削刀磨剪刀的营生。 聪明伶俐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王店镇镇东廿家下,有一位闻名于王店及周边乡村的刀剪师傅,名叫马秋寿。 四十年代末,马秋寿随父亲从江苏摇着一艘小木船,一路来到王店,在镇东廿家下找到一家房东,租下了一楼一底作为住所安了家,开始了削刀磨剪刀的营生。 聪明伶俐的马秋寿从小跟父亲学手艺,十八九岁时,接过了父亲的活,从此大家都叫他马师傅。每天清晨吃过早饭,他开始揽接用户送过来的家用菜刀、剪刀,一直要干到吃中饭才歇手。那时削一把菜刀或磨一把剪刀都是一角钱,一天五六十把,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进账。 除了在家做活,马师傅经常挑着担子,下乡走村串户去做生意,乡间小道上常可听到他“削刀磨剪刀”的吆喝声。 夏季的一天,马师傅挑着担子去乡间干活,上午天还好好的,下午突然狂风大作,倾盆大雨,马师傅赶紧找到附近一农户家避雨。农户认识他,马上给他泡茶。趁此间歇,马师傅就帮农户磨起菜刀来。不到一个小时,雨停了,马师傅也完成了磨刀的活,也不收钱,收拾工具,挑着担子离开了。 我有时找马师傅去磨刀,碰到他下乡了,就交给他妻子,然后明早去取。待我次日早晨来到马师傅家,他又已经出门了,但放在那的刀他昨晚已经磨得铮亮了。 邻居洪珍宝,经常使用裁剪布料的剪刀。她要磨剪刀,只找马师傅。在马师傅手上,磨一把裁缝剪刀一般需要二十分钟,他磨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磨好后,焕然一新。洪珍宝拿起凳上的一块旧衣试几下,锋利无比。马师傅就会用牛皮纸将剪刀包起来,递给顾客,然后又拎一把继续磨。 马师傅对打磨工作一丝不苟,多年的实践让他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打磨手艺。所以在业内小有名气,一般顾客说起马师傅,几乎都知道。马师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刀不是磨出来的,是调出来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削刀磨剪刀的活,马师傅一直干到了七十多岁。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