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王国维与唐兰的悲喜人生(三)

2024-10-11 10:53 作者:鲍志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王国维出身于官宦世家,地主家庭,书香门第。其远祖王禀在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坚守太原,“处无望之地,用必死之兵”。

  不同的家庭出身

  王国维出身于官宦世家,地主家庭,书香门第。其远祖王禀在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坚守太原,“处无望之地,用必死之兵”。在与金兵巷战中粮尽援绝,其远祖身负十余处重创,最后偕同其子,怀抱太原庙中宋太宗的画像,投汾水而死。为此获得宋高宗的封赏,追封王禀为安化郡王,谥“忠壮”,其孙王沆承袭爵位,并传旨在海宁盐官建造“安化坊”,以旌其功,子孙得以世袭,安享尊荣。王氏遂成海宁巨族。

  这段家史,王国维翻遍《宋史》竟无记载,他深感遗憾。怀古伤今,特查考史志,为之撰《补家谱忠壮公传》,以彰显其远祖王禀之“靖康之局之所以得支一年者,公延之也”的“勋绩忠烈”,可见其对家世的重视和尊崇。

  王家后世子孙到了南宋以后,家道渐渐中落。王国维在《先太学君行状》中写道,“自宋之亡,我王氏失其职,世为农商,以迄于府君。”“府君”即王国维之父王乃誉,据王国维记述其父“少贫甚”,又值“洪杨之乱”,十三岁逃难到上海,王国维的曾祖父、祖父均在逃难中客死沪上,王乃誉一贫如洗,只能向亲友借贷给两位老人收殓。战乱过后,王乃誉弃商为吏,生活趋于稳定,王国维自述“余家在海宁,故中人产也,一岁所入,略足以给衣食”。在王国维少年时期,所谓“中人产也”,家境尚可衣食无忧,“略足以给衣食”。

  唐兰出身贫苦,他没有显赫的家世,甚至无法考查其家族之源流。据传说,其父年幼时从苏北老家流浪于嘉兴,被张姓人家收养,以贩卖水果为业,是社会底层无产者。

  不同的启蒙教育

  王国维在少年时,有很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有知书饱学的父亲,这对他读书成才非常重要。王国维自幼丧母,他的父亲,是一位严而不失其慈、传统而又开明的父亲,旧时称父教为“庭训”,他的父亲王乃誉则将私塾与庭训较好地结合了起来。他七岁进私塾,十一岁(1887)到了“习举子业”的年龄,随全家搬入新居(即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王国维故居”),他改入另一家私塾,学习应举必需的“四书”“五经”,旁及《左传》、《通鉴》、诗词、古文辞,以及“时文”“八股”等等。此时,其父辞离溧阳县衙,返回家中,把精力倾注于长子的教育。他与塾师经常互相交流如何辅导王国维的学业,督责王国维学好各门课程,王国维在私塾里又读了四年。

  一年之后,王国维参加壬辰年(1892)岁试,果然不负乃父所望,考中了秀才,其时王国维虚岁才十六岁。考取秀才,这是科举的起点。凡童生考秀才者,须经县、府、院三类考试,县、府试又各考五场,只要有一场不过关,就得“刷”下来,被取消考下场的资格。可见考个秀才功名,其难度不亚于现代的中考。有些人从少年考至白头,年过半百尚未过关,只能童生终老。

  王国维少年得意,考中秀才。但在其父看来,“秀才先生”只不过具备了做塾师的资格,还只是个布衣。关键是乡试,就是考举人,一旦中试,就可以赴京会试,有望登科中进士。即使考不上,做了“举人老爷”,亦可退而谋个一官半职。王老先生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十六岁的王国维身上。王国维在次年,即1893年赴杭州参加恩科乡试,但他“不终场而归”,看来是交了白卷。据同乡同学回忆,“以是知君之无意科名也。”科举落第,扫兴而归。与他同时的少年才俊,在那时的留学潮中纷纷出洋留学。王国维遵其父之命,继续备考应试,于是在五年之中“两应乡试”,仍败北而归。这才使王家父子俩彻底断绝了科举念头。

  1898年,王国维二十二岁,已在盐官老家娶妻成家。经同学推荐,在上海《时务报》社谋得一书记员差事,便在父亲的陪同带领下乘船抵沪。按照罗振玉所言,“公时方冠,有以自试,且为菽水谋,乃幞被至沪江。”说明王国维此番来沪之目的,一是求职谋生,所谓成家必须立业,二是为了自试,科举名落孙山,断了仕途,故想通过《时务报》以展他“自奋新学”的抱负。他认为他是位“秀才先生”,进报馆起码可以挣一份“坐写字间”的薪水。

  王国维脚蹬元宝式棉鞋,身穿厚墩墩的土布棉袍,肩挎了个铺盖卷,跟在父亲身后走在上海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纯然是一个土里土气、呆头呆脑的“乡下人”。他初至沪地,在十里洋场,人生地不熟,使他置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由于他久居乡间,埋头读书写字,养成了“性讷钝,寡言笑”,既不喜应酬,亦不赶时髦,是个无“趣味语”的书呆子,在《时务报》社显得既不合群更不讨人喜欢,差点儿卷铺盖走人。

  使他摆脱困境,得以“露圭角”的,乃是他入读东文学社,并且结识了“念其笃学力行”的罗振玉,就成了他一生学业,乃至生活道路的转折点。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