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熙三十五年(1696),朱彝尊从京城回到王店,每天不是在潜采堂里著书立说,就是在娱老轩里接待来访的朋友,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王店镇上的元真道观里植有一株古枇杷树,年年开花结果,传说是唐代吕洞宾所留。这年枇杷又成熟了,张道长特意采了满满一篮,兴
康熙三十五年(1696),朱彝尊从京城回到王店,每天不是在潜采堂里著书立说,就是在娱老轩里接待来访的朋友,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王店镇上的元真道观里植有一株古枇杷树,年年开花结果,传说是唐代吕洞宾所留。这年枇杷又成熟了,张道长特意采了满满一篮,兴冲冲地来到曝书亭送给好友竹垞先生。正在潜采堂撰写《经义考》的朱彝尊见道长到来,立即起身让座,并从竹篮里拾起一颗枇杷品尝,觉得饱满多汁,口感甘甜,不由得连声称赞,但吃到后来却没有见到一粒枇杷核,这让朱彝尊感到好奇,便问张道长,“别处种的枇杷都有核,你这无核枇杷是怎样栽种的呀?”张道长眨眨眼睛,神秘地卖起了关子,“这是吕洞宾留下的仙种,自然与别处不同的。”朱彝尊不相信地反复盘问,张道长却笑着打起了哈哈。 朱彝尊见道长一脸神秘的模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对张道长说,“今天我请客,请你品尝你最喜爱的蒸蹄髈。”接着又吩咐仆人,“快去关刀浜陈屠户那里把昨天订的蹄髈取回来,我要亲自下厨,让道长大快朵颐!”仆人应声而去。宾主坐在娱老轩里闲聊没多久,仆人便拎着蹄髈回来了。朱彝尊向道长拱拱手说,“少陪片刻,我去去就来。”便跟着仆人走进了后厨。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工夫,一只热腾腾、香喷喷的蹄髈就上了桌,道长一闻到香气早已馋涎欲滴,即美美地享用了起来,连道谢主人招待的客套话也忘了。这猪蹄髈烧得外酥里嫩、肥而不腻,道长吃得非常满意。酒过三巡,张道长捋着长须问道,“先生蒸猪蹄髈这般快速,而且十分入味,你用的是什么妙法呀?”朱彝尊笑着答称,“确有妙法。”道长央求道,“那你快把其中的妙法告诉我吧。”朱彝尊说,“这个可以的,不过有个条件,你先把无核枇杷的种法告诉我。” 张道长情知中计,只得老实讲明,“枇杷刚开花时节,花中有须,只要将其中心的一缕剪去,就成无核枇杷了。”朱彝尊拊掌大笑,“仙种、仙种,原来也是凡种呀!”道长急忙反问,“那你也要将快蒸猪蹄髈法传授给我啊。”朱彝尊慢条斯理地说,“实不相瞒,这个蹄髈是昨日早蒸好了的,刚才只是又热了一下,今天买的那个还放在厨房案板上呢。”道长也大笑起来,“原来如此,先生妙计满腹,我的仙种,也被你破出来啦!” 两人又把酒言欢,尽兴而散。 |
- 上一篇:王国维与唐兰的悲喜人生(二)
- 下一篇:《竹里诗萃》,明清嘉兴新篁的乡土文化遗产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