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康熙乾隆盛世下的运河逸事

2025-09-02 11:01 作者:乐忆英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康熙、乾隆南巡,大多经过桐乡运河段。 濮院沈涛《幽湖百咏》云:二月风筝到日边,翠华南幸过秋千。儿童也识尊亲意,天子曾经祝万年。 诗中的秋千是指张窑渡北的秋千泾,据说康熙帝某年南巡,经过嘉兴北塘陡门时,一位儿童以天子万年四字扎成风筝放飞。康熙

  康熙、乾隆南巡,大多经过桐乡运河段。

  濮院沈涛《幽湖百咏》云:“二月风筝到日边,翠华南幸过秋千。儿童也识尊亲意,天子曾经祝万年。”

  诗中的“秋千”是指张窑渡北的秋千泾,据说康熙帝某年南巡,经过嘉兴北塘陡门时,一位儿童以“天子万年”四字扎成风筝放飞。康熙帝见之大悦,命从官召见,赐以银牌、金花及荷包。

  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第三次下江南时,乌镇诗人张元龙(字映雪)留下了一组诗(八首)。

  第一首:“经年寒食过柴窑,宕样和风拂柳条。今日迎銮人似堵,御舟三幸正家桥。(正家桥绅衿接驾。)”

  柴窑,即“柴窑港”,是濮院濮氏筑塘垒窑烧砖处。御舟三幸,说明乾隆第三次下江南。正家桥即今正家笕,现属秀洲区新塍镇。在正家桥接驾的是有名望的地方乡绅。

  第二首:“妙智相沿古寺名,寺前高搭老人棚。踏青士女争传说,看着黄衣道左迎。(妙智老人接驾。)”

  妙智寺在运河北岸,南宋嘉定年间建。今属濮院镇新妙智村。寺前搭棚,五彩飘香,接驾的是僧人和附近老人。

  第三首:“梧桐乡外永新乡,此地曾传走马冈。吴越分疆今莫问,水边篱落听笙簧。(永新雅设奏乐。)”

  走马冈,原属新生乡,今属濮院镇,相传为吴、越分疆处。此处为笙簧演奏班助兴。

  第四首:“渡口人家旧姓茅,谢恩亭结半塘坳。共言过客休争渡,前望旌旗已满郊。(茅家渡谢恩亭。)”

  茅家渡,即今乌镇南王村毛家渡,此处有谢恩亭,四周披红挂彩,旌旗猎猎。

  第五首:“御赐园名小有天,皂林结宇绣旗悬。前朝驿舍无遗迹,十二鳌山一色鲜。(皂林鳌山景盐商接。)”

  “小有天”,在杭州南屏山麓山腰之上,登上山巅,可以览尽西湖风光,为当时杭州二十四景之一。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首次南巡杭州,赐名“小有天园”,并作诗咏之。1757年,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重游小有天园,回京后,于翌年将小有天园仿建于圆明园内。皂林,即今乌镇皂林村,原有皂林驿站,明嘉靖年间迁至崇福南门附近,仍称皂林驿。此处接驾的是盐商,用彩纸装饰成十二座鳌山,皎日之下,光彩炫目。

  第六首:“曲槛朱栏近水滨,笙听歌又听一番。新溪流到此真成,秀桥畔游人不厌。(秀溪桥花园清吹亭。)”

  秀溪桥花园景是个小村名,今属乌镇皂林村。此处清吹亭设笙簧演奏,琴瑟和鸣奏佳音,一弦一竹颂华章。

  第七首:“春江一曲起层台,望里浑如锦绣堆。台下有人寻古渡,旧时钱店阿谁开。(钱店渡圣世讴歌台。)”

  钱店渡,即今乌镇单桥村,原有万年高桥,明嘉靖年间重建,跨桐乡、崇德(石门)二县,寻圯。至嘉庆年间又重建。此处设讴歌台,歌舞升平迎新春,国泰民安庆盛世。

  第八首:“月到清明夜夜明,玉溪湾口照黄城。红灯几队营前舞,岁岁年年庆太平。(玉溪湾驻跸大营。)”

  玉溪,即今桐乡石门镇。石门镇东高桥东侧有石门大营,原名王家角,村民以王姓居多。王家角南临运河,东濒白马塘,西、北有小河环绕,与外界隔绝,形如孤岛。乾隆数次南巡,此地均为驻跸之所,称南巡大营,民间俗呼“营盘头”。

  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时,曾作《过石门县》:“策马石门县,观民度石城。闾阎际时泰,埤堄倚春晴。寸土桑麻地,万家弦诵声。何加曰惟教,然匪尚词英。”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