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清时期,嘉兴东门外的甪里街聚富户,不少豪华的宅第都辟有精致的私家园林,曾极一时之盛。当时,坐落在六里河奚家桥堍的竹素园是其中规模较大的颇为气派的一座宅园。关于竹素的出典,唐代张铣曾有过解释:竹素皆乃古人所用书之者,言游思典籍也,言园谓广
明清时期,嘉兴东门外的甪里街聚富户,不少豪华的宅第都辟有精致的私家园林,曾极一时之盛。当时,坐落在六里河奚家桥堍的竹素园是其中规模较大的颇为气派的一座宅园。关于“竹素”的出典,唐代张铣曾有过解释:“竹素皆乃古人所用书之者,言游思典籍也,言园谓广也。” 嘉兴的竹素园的确名不虚传。在民间老辈人中间还有这么个传说:先有嘉兴竹素园,后有杭州竹素园。 嘉兴的竹素园建于何时,已失考。可稽者,在乾隆年间此园为归安(今湖州)闵中丞鹗元(?-1797)所有。而至乾隆庚戌岁(1790),在江苏巡抚上的闵公鹗元因不愿依附权相和珅,终以失察罪被革职,是园也随之没入于官府。 三年后,即于乾隆癸丑岁(1793),在刑部福建司郎中任上致仕的海宁人查世倓(1750-1821)将归籍,然因其父辈于雍正年间即已变卖家产,携家北上投靠津门盐商查日乾,海宁袁花老家已无插锥地,更无片瓦存。于是出资银四千七百十有三两三钱(见查燕绪《嘉禾废宅树桑记》),从浙省布政司署购得竹素园以承其产而落户于嘉兴。 是园购入之时,已破败不堪,一片荒芜。颇具财力(家族在北方经盐)的查世倓又见竹素园东邻兵部尚书孙公士毅(1720-1796)宅空置欲售,正觉得将占地三十八亩九分的竹素园改造成像样的宅园尚嫌施展不开,遂干脆又将东邻占地十七亩三分的孙宅一并购入。随之,便将闵宅与孙宅全部推倒,重新布局,落地翻建。而后,又投入了数千两银子,经过十年时间的建造,直至嘉庆甲子岁(1804),是宅院方告工讫。然后,查世倓便将寓居在山东海丰的家眷迁入嘉兴的新居竹素园。 新建的竹素园,占地近五十亩,前五进大院,雕梁画栋闳敞轩昂;后一座花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查世倓入住后,虽一度曾在苏州购置拙政园以居,然在经营十一年后,又重新回到嘉兴竹素园而终老于此。竹素园对查世倓而言,算是一座吉宅。入住四年之时,即嘉庆戊辰岁(1808),其子元偁高中进士。过后至道光丙午岁(1846),其孙绍篯考中举人。数年后,其曾孙湄又以增贡生援例为光禄寺典簿,旋改直隶州州判。而于道光癸卯岁(1843),在竹素园呱呱坠地的查燕绪(查湄之子)与海宁老家的查文清(金庸的祖父)更成了晚清延续海宁查氏文脉双峰并峙(光绪乙酉岁于浙省乡试中举,文清名列第七十三名,燕绪名列第七十五名)式的标杆性人物。 本以为从此岁月静好,长此以往,岂不知至咸丰乙卯岁(1855),在这一年的6月15日,竹素园因兵灾俱遭焚毁。是园在扩建后存世五十一年就此而消失。查世倓之后人查湄带着家人转辗迁去了苏州。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