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董大刀威震四方

2025-08-22 10:18 作者:张建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十八里桥的河水依旧流淌,只是比八十年前更沉静了。我站在河岸上,望着那几块残存在河边的桥石,它们像几颗倔强的牙齿,咬住了岁月的咽喉。 一九三七年深秋,日寇从金山卫登陆,如蝗虫过境般扑向嘉兴。十八里桥,这座横跨水陆的交通要冲,成了中日双方争夺的

  十八里桥的河水依旧流淌,只是比八十年前更沉静了。我站在河岸上,望着那几块残存在河边的桥石,它们像几颗倔强的牙齿,咬住了岁月的咽喉。

  一九三七年深秋,日寇从金山卫登陆,如蝗虫过境般扑向嘉兴。十八里桥,这座横跨水陆的交通要冲,成了中日双方争夺的咽喉。一九三八年春,桥身在炮火中崩塌,但渡口依旧繁忙。只不过,穿梭其间的再非商贾,而是持枪荷弹的游击队与荷甲而来的日军。

  当山河破碎的尘埃尚未落定,一个身影在曹庄八里村竹丝浜挺立起来。董立发,这位笃信道教的河南汉子,乡邻口中敬称的“斋公”或“董再公”,胸中郁积的怒火终于喷薄而出。他砸锅卖铁,在村头燃起熊熊炉火。铁锤敲击的铿锵声昼夜不息,钢坯在烈焰中扭曲、伸展、淬炼,最终化作一柄柄寒光凛冽的大刀。刀成之日,董立发手抚刀锋,于王三宝茶店当众试刃。几枚铜钱叠放桌上,刀光一闪,铜钱应声而裂,刀刃却完好如初,围观众人轰然叫好。

  刀有了,魂更需铸就。董立发之妻董国英,人们唤她“董婶妈”,虽缠着一双旧式小脚,却有着不让须眉的刚烈。女儿董雪青年方十八,眉目清秀中透着一股英气,能将一把三尺三寸的大刀舞得虎虎生风。这一家三口,加上女婿盛阿二,便是大刀队的魂。

  董立发请来流落此地的西北军老兵为教官。每日拂晓,八里村头杀声震天。几十条赤膊汉子,手持双刀翻飞劈砍。“一把钢刀三尺三,专杀鬼子保家园!”吼声震落竹叶上的露珠,惊起林间宿鸟。董立发亲身示范,将毕生所悟刀法精炼为四句生死箴言,刻进每个队员的骨髓:“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掠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董家母女身影矫捷,刀法凌厉,渐渐赢得众人由衷钦服,“董家大刀队”之名,遂成这支草莽劲旅的旗号。

  一九四〇年六月二十三日,夜字圩的稻田在暮色中低伏。董再公、董国英、董雪青伏在范家浜的草丛里,手指摩挲着刀柄。情报称,一辆日军军车将途经此处。当车灯刺破黑暗,董家母女如离弦之箭冲向卡车。董国英小脚一点,如鹞鹰扑食般率先跃上车板,刀光闪处,一名押车日兵头颅滚落;董雪青几乎同时挥刀,另一名敌人脖颈鲜血狂喷;盛阿二将求饶的司机拖出驾驶室,手起刀落。初战告捷的喜悦尚未漫开,大地忽然震颤,六辆满载日军的卡车从新丰方向呼啸而来。

  大刀队深陷重围。绝境之中,刀诀化为喋血之舞。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