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兴兴,则烟雨楼兴? 在嘉兴,有一个关于钓鳌矶的故事。明代嘉兴知府龚勉在万历十年(1582年)修葺湖心岛建筑时所立,取独占鳌头之意。钓鳌矶筑成次年,嘉兴就出了状元朱国祚,他就是朱彝尊的祖父,后来更入阁成为
嘉兴兴, 则烟雨楼兴? 在嘉兴,有一个关于“钓鳌矶”的故事。明代嘉兴知府龚勉在万历十年(1582年)修葺湖心岛建筑时所立,取独占鳌头之意。钓鳌矶筑成次年,嘉兴就出了状元朱国祚,他就是朱彝尊的祖父,后来更入阁成为阁老。 烟雨楼,“关乎一郡文风”的美名不胫而走。 更有趣的是,清康熙年间,重修烟雨楼,三年后,嘉兴又有沈廷文中了状元。雍正年间李卫拨款重修烟雨楼,乾隆年间,嘉兴又出状元汪如洋。 当时,烟雨楼不仅是嘉兴地域标志,也是文化标志。 于能觉得烟雨楼是值得嘉兴人自豪的,“不局限于狭义的楼,而是广义的概念。烟雨楼是一个园林,宋以前,在江南一带足以与苏、扬园林比肩。”那时,扬州有迷楼、平山堂,苏州有环秀山庄、沧浪亭,嘉兴有烟雨楼、落帆亭。 “烟雨楼是嘉兴文化的象征。”于能认为烟雨楼是官办,这是烟雨楼命运的幸运之处,它能屡毁屡建,与嘉兴兴衰息息相关。崔泉森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嘉兴兴则楼兴。烟雨楼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嘉兴城市命运相关,和嘉兴文脉息息相关,成为嘉兴文化标志性的象征。 “嘉靖年间,烟雨楼的重修有其偶然性。”没过几年,倭寇围城,嘉兴城从高峰走向衰落。若再晚个两三年,或许就不可能疏浚市河,就不会有湖心岛,重建烟雨楼了。 “当时也正是历史上嘉兴最繁盛时期,也是文化最繁盛时期。”烟雨楼的出现,放在明代,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拆违的产物。嘉兴城在明洪武年间,城西还很空旷。永乐年间,运河沿岸快速发展,包括嘉兴,地价增高,很多人违规侵占河道,造水阁,河道越来越窄,流通不畅。当时的知府赵瀛,一方面拓宽河道,一方面拆违。疏浚市河产生大量泥土,过去都是堆在城内,但城市发展后,城里没有空地,赵瀛便将其堆积湖心岛,既解决堆土问题,又造了景,形成南湖现在的格局。 烟雨楼向来是文人风雅聚会之所。尤其是每年三月十六蚕神生日和六月廿四荷花生日,文人骚客与白丁黔首,汇集在湖心岛上,或赏月吟诗,或虔心祭拜,或延请剧社搭台唱戏,或租一叶扁舟,请三五好友,共游南湖。 屠隆曾在烟雨楼排演昆曲《彩毫记》,演了几天几夜,“我觉得这是一场政治剧,表面上说李白和高力士,实际上是说当时的东林党和阉党斗争。”崔泉森说屠隆是复社会员,南湖实际上是复社基地,复社的主要人物到嘉兴聚会,这些聚会有政治背景。 ![]() 烟雨楼 明万历年间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