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 名人家教法是怎样的? 因材施教,适合哪个方面发展 就去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 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钱永刚教授说起蒋百里对女儿的因材施教来,侃侃而谈。他对女儿的热爱一点都不逊色于对儿子,在那个时代
【教育】 名人家教法是怎样的? 因材施教,适合哪个方面发展 就去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 名人是如何教育子女的?钱永刚教授说起蒋百里对女儿的因材施教来,侃侃而谈。“他对女儿的热爱一点都不逊色于对儿子,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做到的。他一点也不冷落女儿,观察女儿的成长。在适当的时候他会告诉你适合干什么。” ![]() 蒋百里先生家书 蒋百里先生有5个女儿,分别是蒋昭、蒋雍、蒋英、蒋华、蒋和,除长女18岁早逝外,其余四女均学有所成。蒋雍定居美国,蒋华定居比利时,蒋和居住北京,蒋英与钱学森结为伉俪后一起回国报效祖国,是著名的音乐家。所以钱永刚说:“外公观察到我妈喜欢艺术,就说,小三,你去学艺术。后来我妈说,‘我觉得念艺术很顺很通,书也念完了,也成才了’。其实是外公把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二姨有营养学方面的爱好,外公就让她学营养,后来干得挺好。四姨(在钱学森回国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有经商方面的才能,就去经商。记得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比利时,就住我四姨开的那饭店。” 因材施教,女儿适合哪个方面发展,就去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五姨从小语言才能很好。到四川去,三个星期四川话就学会了。外公一看,啊,你去学语言。后来我五姨英语、德语都精通。” 蒋百里对女儿也从不疾言厉色。钱永刚讲了一个小故事:“我妈初中那会儿做作业,数学题。外公说,你做你的题,我看看。一看,看出问题来了。外公呵呵一笑,你这儿改一改。我妈被提醒后,果然就改对了。” “作为一个军事理论家,那肯定得除了武好,文也得好。要有文的基础才能当,外公从私塾到求是书院,都是打好文的基础,后来留学学军事,没有文,也不行。他对子女都是讲究言传身教,我从母亲对我的教养就可以看出来。” 周瑾的母亲是蒋百里先生的第五个女儿蒋和,说起家教,周瑾和钱永刚一个观点,就是因材施教。她还说:“外公从小就教育女儿们要自立,要发挥长处。我妈妈因为最小,所以外公很宠爱她,工作的时候也要把我妈抱在他膝盖上。我妈妈有很深的印象,去欧洲的时候,外公用他渊博的人文地理知识,一路走一路给女儿讲解,比方坐船到苏伊士运河,在罗马,在巴黎……妈妈一直觉得外公真是一个好父亲。”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