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料时隔不久,掌才先生的一个朋友跑来悄悄地对他说:掌才先生,不好了,上次那个前来叫你挑痧的男孩死了。掌才先生闻之大惊失色,忙问是什么原因,朋友说,那孩子后来被送到省儿童医院诊治,医院里的医生说,孩子
谁料时隔不久,掌才先生的一个朋友跑来悄悄地对他说:“掌才先生,不好了,上次那个前来叫你挑痧的男孩死了。”掌才先生闻之大惊失色,忙问是什么原因,朋友说,那孩子后来被送到省儿童医院诊治,医院里的医生说,孩子由于挑痧出血过多引起败血症,最后导致死亡…… 朋友还告诉掌才先生,孩子死后,其父亲气得想拿了菜刀来寻你兴师问罪,却被他的父亲阻止住了。老人说,人死后不能复生,何况掌才先生“挑毛头”少说也有上百,孩子的死怎能完全怪罪于他呢?经过大家一翻七嘴八舌的劝说,事情最后总算平息了。 最后,那朋友又对掌才先生说:“我已关照他们今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以免坏了你的名声。现在好了,没什么事了,你放心吧。” 掌才先生听了此话,心里一下子懵了!他想,孩子死了,对方如此宽宏大量,并没怪罪于他,也不来找他责问,这可是个活生生的小男孩呀!人命关天,出了这样的事情,自己怎么能够心安理得呢?想着想着,心里愈加觉得对不住人家。为此,他不吃也不喝,独自在床上闷头闷脑睡了三天三夜。 然而在掌才先生卧床闷睡的几天里,依然有许多病家抱着孩子来要他诊治。 三天以后,掌才先生一大早就起来上班了,人也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自从那次发生的事件后,掌才先生给人挑痧看病有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凡是给新生儿看黄油疸、烂油疸、鹅口等,一概不挑针不放血,而是耐心地给家属解释,这些病可不挑而愈,关键是要护理得当,予以对症下药即可;二是在挑痧下针前,一改过去拔出针来就挑的老习惯,而是在挑针前不忘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拭消毒。而在这之前,他一向承袭师父“牛皮老陈”的习惯,根本就没把消毒当回事。当然,掌才先生给人挑痧看病的习惯不管有无变化,他的诊室里每天仍然是门庭若市,病家对他也是一如既往地信任,所以直到他70多岁去世时,都一直未能享受到一个退休老人的清闲。 如今,掌才先生去世已经20多年了,再也不见有人驮着个包袱来“挑毛头”了,昔日的“挑痧郎中”终于成为历史的陈迹,伴随着掌才先生一起消逝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