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彊村丛书》是葛渭君30年前花400元买的珍品,一共40本 偶得珍品,葛渭君不敢一人独享,他将其中有眉批的一册用挂号信寄给唐圭璋教授,请老先生掌眼。不过一周,唐先生即将书籍用双挂号方式寄回,并附一信,赞同批
![]() ![]() 《彊村丛书》是葛渭君30年前花400元买的珍品,一共40本 偶得珍品,葛渭君不敢一人独享,他将其中有眉批的一册用挂号信寄给唐圭璋教授,请老先生掌眼。不过一周,唐先生即将书籍用双挂号方式寄回,并附一信,赞同批注为夏敬观先生手笔,弥足珍贵,并一连提出多个问题:怎么得到的?国家为什么不藏?并叮嘱将评辑出,妥善收藏。葛渭君听从唐先生嘱托,将夏敬观的手稿全部辑录汇成一册,名为《吷庵手批彊村丛书辑录》,影印27册,分送同行,后又将辑录更名为《吷庵词评》,在施蛰存主编的《词学》杂志上公开发表。 书既是葛渭君进行词话研究的资料,也是他与同行交流的媒介。他没有将自己收藏的古籍孤本、善本据为己有,秘不示人,而是免费提供给有研究需要的人。薛瑞生在《词话丛编补编序》中写道:“君子会友以文,忆昔拙著《乐章集校注》面世未久,即得一不相识者赐函……并对拙著奖掖之余又指瑕纠谬,手自抄录可补拙著之资料十数万言……”江南大学教授孙虹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写道:“我与半宋楼主人葛渭君先生素昧平生,仅以恩师之荐,即以其珍藏的善本书十多部欣然惠借。” 有人劝葛渭君将收藏的古籍孤本拿去拍卖,他不肯。而由于缺钱,十多年前借了朋友35000元买书,钱他至今未还。拍卖行的人到他家要借几部古籍到拍卖会上充充门面,他也不肯,“为什么要骗人呢?”他说自己的藏书以后要捐给国家。 外界的热闹对葛渭君没有一点影响,他仍然埋头在嘉兴一隅做他的学问。他填的一首《鹊踏枝》,可以确切地反映出他不趋繁华、心澄似镜的心境:春去秋还时序续。不共繁华,消受清闲福。淡到无言人似菊,生平知己凌寒竹。经得几番风雨复。顾影低徊,谁把疏篱筑。漫卷西风簾一角,歌残漱玉销魂曲。 (此文李永宁先生亦有贡献,在此感谢。) |
- 上一篇:嘉善历代名人--袁黄
- 下一篇:嘉善历代名人--魏大中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