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钁小像 胡钁(1840-1910),字孟安、匊邻、菊舲,号老匊、废匊、不枯,又号晚翠亭长、竹外外史,别署不波生,洲钱屠家坝(今洲泉镇坝桥村)人,晚清著名书画篆刻家。 胡钁出身于官宦世家。胡家珍藏的《国朝石门黉案》小序称:胡氏世居邑之西乡,自有明迄今
![]() 胡钁小像 胡钁(1840-1910),字孟安、匊邻、菊舲,号老匊、废匊、不枯,又号晚翠亭长、竹外外史,别署不波生,洲钱屠家坝(今洲泉镇坝桥村)人,晚清著名书画篆刻家。 胡钁出身于官宦世家。胡家珍藏的《国朝石门黉案》小序称:“胡氏世居邑之西乡,自有明迄今,累代奕秀。”高祖胡枚,是乾隆年间进士,在朝做过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官,入军机处长达一十八载。其父胡骏烈,做过幕僚,是个手不释卷的博学书生,擅长花卉、山水画。 胡钁从小聪颖好学,胡家藏书极多,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胡钁年少时随父游幕,走遍大江南北,饱览各地名山大川及前人墨宝手迹,为他后来从事书画篆刻打下了扎实基础。 他年轻时书法学虞世南、柳公权、广武将军,古媚疏宕,饶有情趣。中年师从费余伯学画。因聪慧过人,过目不忘,且善于想象,构思巧妙,所作仕女画、折枝花卉,线条清晰,秀逸有致;山水画则峰峦浑厚,笔墨苍茫,逼近石谿。且擅长刻竹、木、碑版、砚石。在光绪三年,他仿摹唐朝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草稿帖于石上,笔势娟秀流动,评论者夸他的石刻“得野桃含笑之态”。 同治三年,画家倪耘殁于上海,秀水董燿为其立小传,华亭蒋確书写,胡钁摹刻。经常在黄杨木板上钩摹宋拓《圣教序》、《九成宫醴泉铭》、《麻姑仙坛记》诸碑,均能分毫不差,不失神韵。后来致力于汉魏碑版,古拙遒劲,颇具功力。今桐乡市博物馆及崇福等地所保存的《重修石门县桥梁记》、《修石门县城碑记》,都是他亲手所刻。福严寺内《绉云石护石记》,也由其摹勒上石。鉴湖女侠秋瑾反清失败,被捕后慷慨就义,徐自华等把她安葬在杭州西泠桥畔。徐自华为其在墓碑上撰文,吴之瑛书丹,胡钁刻石,时称此为三绝。此碑至今仍完好无损,镶嵌在秋瑾塑像背面。 胡钁诸般技艺皆擅长,而篆刻最为精湛。他积数十年之功,使刻刀如笔,力追秦汉,世人把他与吴昌硕相提并论。他的作品,虽苍老不及而秀雅过之。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