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桐乡著名花鼓戏艺人沈叙发(19181959),原洲泉镇永秀乡大红桥人,因排行老大,年轻时做过裁缝师傅,故人称裁衣阿大。 一九三八年,二十二岁的裁衣阿大已是一表人才的帅小伙了。在做裁缝淡季,他常去义马西头好友胡掌生、严加里家白相。胡掌生、严加里酷爱演
![]() 桐乡著名花鼓戏艺人沈叙发(1918—1959),原洲泉镇永秀乡大红桥人,因排行老大,年轻时做过裁缝师傅,故人称“裁衣阿大”。 一九三八年,二十二岁的“裁衣阿大”已是一表人才的帅小伙了。在做裁缝淡季,他常去义马西头好友胡掌生、严加里家白相。胡掌生、严加里酷爱演花鼓戏,潜移默化,“裁衣阿大”也爱上了花鼓戏。一天,好友见沈叙发唱得有板有眼,表演也不错,当晚就强留他在义马村同台演出。 初次粉墨登场,“裁衣阿大”居然将一出《还披风》演得惟妙惟肖,唱念做表,样样出色,全场观众喝彩声不绝。于是一炮打响,轰动义马村。“裁衣阿大”从此爱上了花鼓戏这门艺术,白天仍替人家做衣服,晚上偷偷跟一班民间艺人去演花鼓戏。父母见他如此酷爱,既然不影响白天做手艺挣钱,就睁只眼闭只眼让他去演吧。谁知三五年以后,儿子愈发不可收拾,干脆丢了手艺饭碗专演花鼓戏了。 酷爱演花鼓戏的“裁衣阿大”,虽一字不识,但记忆力过人,悟性特好,舍得下苦功夫练,进步快,演出效果比师傅们都好,很快红遍了古运河两岸。 一九五二年,在崇德县文化馆馆长胡秋心的筹措下,“裁衣阿大”和胡掌生、严加里、浦炳荣、沈洪祥、沈子堂等十二人,组成爱民花鼓戏小组,他任组长,改清一色男班为男女合演,招收女学员屈娟如,带领全组演职人员下乡巡回演出。 一九五八年,崇德、桐乡合并,爱民花鼓戏小组继续招收男女青年演员,添置不少道具、行头,演出阵容改观,演员发展到二十八人,名称改为“桐乡县花鼓剧团”。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