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印通回乡后,仍积极乐观地生活,而且乡里乡亲都十分纯朴,对张印通没有另眼相看,因为知道他是有文化的人,都极其尊重他。安顿下来后,张印通就主动要求参加集体劳作,在他再三要求下,生产队安排他做一些轻便的
张印通回乡后,仍积极乐观地生活,而且乡里乡亲都十分纯朴,对张印通没有另眼相看,因为知道他是有文化的人,都极其尊重他。安顿下来后,张印通就主动要求参加集体劳作,在他再三要求下,生产队安排他做一些轻便的农活,如:春天去稻秧田里赶麻雀;夏天晒谷、看瓜地;秋天削桑树地的野草;冬天搓稻草绳等。他干活细致,无怨无悔。闲暇时间,张印通还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西红柿、芹菜、胡萝卜等蔬菜,上世纪50年代,农村比较闭塞,他种的蔬菜品种乡亲们都很少见过,根本不知道西红柿、芹菜、胡萝卜的营养价值,从来也不吃这些蔬菜,认为这些蔬菜是不能吃的,只知道胡萝卜可以用来喂猪、喂羊。张印通的早饭通常是蒸熟的胡萝卜、南瓜,还把种的甜瓜(也称小瓜)炒来吃,这种吃法在当时的农村是从来没有的。他不但自己吃这些蔬菜,而且还把自家种的这些蔬菜无偿送给乡亲,并告知他们这些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吃的方法,使乡亲们对这些蔬菜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新认识。 虽然当时剥夺了张印通教书育人的权利,但他的知识仍发挥着作用,尽管相当有限。他教同族晚辈书法、珠算;他在生产队养蚕用的蚕匾、蚕台等农具上用毛笔写上队名;他不顾年高,多次站在凳子和梯子上帮助生产队写宣传标语,如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上下开展灭钉螺、消灭吸血虫活动,他刚劲有力的毛笔字“开展灭钉螺、消灭吸血虫”留在了村里房子的墙上;蒋家头是张家湾后面村庄,蒋泉深是该大队木器厂厂长,由于不懂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遇到用材算不准的困难,就去请教张印通,张印通耐心仔细地教他,从勾股定理到其它计算方法,使他受益匪浅。张印通给人的印象是修养非常好,在路上他碰到熟人总是先打招呼,他和蔼可亲,是深受乡亲们尊敬的一位长者。 1969年初,张印通高烧不退,因当时农村医疗条件有限,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生产队队长和几位侄子就用生产队的木船送他到嘉兴第一医院治疗。因他是地主家庭成份,“文革”期间有地主帽子的人,想住院治疗是非常难的,后大队革委会开具介绍信,证明他是革命群众才住进了嘉兴第一医院。经检查,他患上了伤寒症、肺心病。由于病情严重,又未及时治疗,1969年2月,张印通因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印通获得平反。在“举世不师,故道益离”的年代,张印通黯然离去。今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如果他在天有灵应该感到欣慰。 ![]() 张印通铜像 庞艺影 摄 |
- 上一篇:朱国祚:嘉禾状元,忠著三朝
- 下一篇:唐兰之子:“血管里流着老爷子的血”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