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王逵开辟王店镇

2015-01-26 08:56 作者:梅晓民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王店镇的由来,与唐代以后五代时期一位叫王逵的人有关。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王逵任嘉兴镇遏使。

  官滩巷口绕箖箊,中有烟霞耆旧居。

  一水盈盈钟秀气,古今人物两尚书。

         ——清·姚驾鳌《梅花溪棹歌》

  姚驾鳌这首诗讲到了原王店镇大彭都官滩里的两位尚书,一位是杜臻,另一位就是开辟王店镇的功臣王逵。

  王店镇的由来,与唐代以后五代时期一位叫王逵的人有关。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王逵任嘉兴镇遏使。据明代崇祯丁丑年间黄承昊修的《嘉兴县志·职官》中记述:“后晋天福,王逵之嘉兴镇遏使,武肃王(钱镠)置嘉兴镇,即今之王店镇。”又说:“后晋王逵之武肃王时为嘉兴镇遏使,仕致柱国大夫、工部尚书。后居梅水,百亩皆植梅花,至今称为梅里。”《梅里志》亦载:“王逵字逵之,晋天福时为嘉兴镇遏使,仕至柱国大夫(古代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工部尚书,始构屋梅溪,聚货贸易,因名王店。”元代姚桐寿的《乐郊私语》也同样叙述了以上史实。

  官至工部尚书的王逵,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隐居于此,志书上说:“自逵构屋于梅溪,聚货贸易,因名王店。”又“镇遏使王公逵居此,环植梅花,故称梅里”。

  镇遏使是古代负责地方军事守卫之职的官员。据史料记载,唐末五代时,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防守之外,还掌有地方实权。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藩镇(亦称军镇)林立,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这些藩镇为了掌控所辖地区,将辖下的军兵驻屯于领内诸州县治及关津险要地区,授所属的心腹将校为镇遏使,统领其地,作为割据的资源。这就是镇遏使的由来。到了五代,镇遏使除了拥有兵权外,还有捕盗、狱讼以及税役催征等权力,俨然是地方上的重要官员。

  王逵是在工部尚书任上开辟的王店镇,民间传闻,后晋高祖石敬瑭晚年吏治腐败,朝纲紊乱,以致民怨四起。王逵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而辞官,先居住在“里北九里”的大彭都(相当于现在的乡)官滩里,又称官滩头。王店镇叫“官滩”的地名有两处,一处是宝华村的官滩汇,另一处是庄安村五组的官滩浜,其实两处是同一个地方。后来又在距官滩里南约九里的地方构屋居住,并在一条河的两岸广植梅花,雅称“梅溪”,村落称“梅里”或“梅会里”,后来又在此聚货贸易,这才慢慢地有了王店镇,还在梅溪以南开辟了百亩梅园,至今仍留下“南梅”这个地名。王逵在这里繁衍子孙、代代相传。据《梅里志》记载,他的儿子王令安、孙子王延福皆成进士、任御史,历官银青光禄大夫(皇帝近臣)、太子宾客(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簪缨相继,日渐殷庶,遂成巨镇”。王逵去世后,安葬在硖石西山之麓。

梅里志中有关王逵的记载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