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裴休:舍宅尚传裴相国

2015-11-22 08:27 作者:莫渔洋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裴休(791-864),字公美。唐孟州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县)人。

  “金衣楚雀白章鸟鸡,不住裴公岛上啼。白马未嘶云屋外,红船先渡板桥西。”朱彝尊的这首《鸳鸯湖棹歌》,说的是南湖畔的名胜放鹤洲,这里的“裴公岛”即是放鹤洲,而“裴公”是指唐朝的名相裴休。

  裴休(791-864),字公美。唐孟州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县)人。裴休出生于官宦家庭,于唐穆宗长庆年间中进士,此后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历官监察御史、右补阙、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知贡举、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裴休为官期间,颇有政绩,《旧唐书》中称他:“性宽惠,为官不尚皦察,而吏民畏服”。

  裴休虽官至宰相,却一直不脱文人本色。他的诗写得很不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他的《杰峰禅师碑》,貌似柳体而更为遒媚劲健,笔笔谨严,清劲潇洒,米芾曾评价说:“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出入玉堂金马的大官僚,竟然终生信奉佛法。也因此而与嘉兴结下不解之缘。嘉兴的名寺真如寺,就是他舍宅扩建的。真如寺在嘉兴县南四里,始建于唐至德二年(757)。大中十年(856)时,裴休在此舍宅扩寺,改名至德院。到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为真如教院。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八十一:“野王台废只空墩,翁子坟荒有墓门。舍宅尚传裴相国,移家曾住赵工孙。”“舍宅”一句自注:“真如寺相传裴休宅。”朱彝尊有《真如寺塔重建》诗中云:“历历时堪纪,高高望未穷,地犹丞相宅,石是上军功。”“地犹丞相宅”,说的就是裴休的事。

  或许是为南湖秀美的风光所吸引,裴休在湖畔的放鹤洲上建了个别墅,徜徉湖光水色,闲读佛学经典,而放鹤洲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裴岛”、“裴公岛”。历代有不少诗吟咏这段故事。吴梅村《题朱子葵鹤洲草堂》称“裴公旧室松阴在,不数孤山夜放船。”周棐《修禊日偕曹广文七人游南湖,赋得裴休旧业,休字公美,舍宅为寺,今真如寺是也》也说:“幽赏殊未穷,扬舲济南湖。载瞻裴公宇,萧条乃禅居。”张燕昌《鸳鸯湖棹歌》:“蟋蟀声中白露寒,洲边鹤唳晓星阑。侬家只爱金笼听,不向裴公岛上看。”

  当然,对于放鹤洲上的裴休别业,也有人表示疑问。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就说:“城南放鹤洲相传为唐相裴休别业,名曰裴岛。然考新旧《唐书》俱不言休流寓吴下,《至元志》、《柳志》、于凤喈《补志》俱未之载。或曰南渡初礼部郎中朱敦儒营之以为墅洲,名其所题也。”朱彝尊是大学问家,治学严谨,因史书中没有记载裴休到过吴越一带,对裴休在放鹤洲的说法表示怀疑,也是很自然的。但从情理推测,裴休在放鹤洲小住也不是不可能。他在真如寺“舍宅扩寺”,可见在嘉兴应该是有住宅的。而据《金山寺志》等有关资料记载,镇江名寺金山寺的主持法海,乃是裴休之子。裴休一心向佛,送子出家,取名法海。法海领父命先去湖南沩山修行,接着在江西庐山学道修禅,后从庐山顺江东下,来到镇江金山。其时金山这里寺宇荒废,荆棘丛生,更有一条蟒蛇为害百姓。法海与白蟒斗法,将之斗败,驱蟒入江。法海在佛祖前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他身居山洞,开山种田,弘扬佛法。一次,法海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黄金数镒,但他不为所动,将黄金上交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朝廷,唐宣宗深为感动,将黄金发还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赐名“金山寺”。法海以自己的努力创建了金山寺,他因此也被称为“开山裴祖”。如果这些记载是真实的话,那么,裴休在离镇江不远的嘉兴小住几年,与身为金山寺始祖的儿子见上几面,探讨佛理,也是很自然的事。至于法海后来成了《白蛇传》那个令人痛恨的妖僧,那就是小说家言了。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