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离桐乡崇福镇镇东中山公园荷花池南岸与孔庙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园中园,名叫吕园。此园是为纪念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吕留良而建造。 吕留良是一代大儒,集哲学、文学、史学、医学、书法于一身。吕留良号晚村。吕园内的吕晚村纪念亭原来在种满桂
![]() 在离桐乡崇福镇镇东中山公园荷花池南岸与孔庙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园中园,名叫“吕园”。此园是为纪念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吕留良而建造。 吕留良是一代大儒,集哲学、文学、史学、医学、书法于一身。吕留良号晚村。吕园内的“吕晚村纪念亭”原来在种满桂花的桂山南堍山腰里,于1991年迁至吕园内。纪念亭呈四方形,古建筑学家陈从周题亭额“吕晚村纪念亭”。纪念碑正面题“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题。吕园内有著名书法家马一浮的篆额和张宗祥的跋等,还有桐乡画家鲍月景所绘的晚村披发像。 吕留良生于明末,毕生从事反清实践活动,誓不与清政府合作。他38岁拒绝应试而被革去秀才。50岁时清廷开博学鸿词,浙江首荐吕留良,但他誓死不受。吕留良52岁时,清朝征聘山林隐逸,嘉兴荐举他。他平生极力排斥佛教,然而为逃避征召,他“出家改换僧装”以示决心。吕留良先生有一副自题联“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何曾不照人”,就是他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他为了抗清复明,变卖家产支持义军,广结志同道合的友人,还不得不发挥自己特长,卖字画、行医来解决生计问题。吕留良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在当时,乃至死后两三百年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吕留良是明末士人反清的典型,在他去世四十六年后,因曾静案,被清廷开棺戮尸,全家充军到宁古塔。吕留良知己的后人及学生均照律治罪。清廷还三次禁毁吕留良的书籍。吕留良一案在整个清朝影响之大,处刑之重,涉及范围之广,铸成震惊全国的文字冤狱。 蔡元培先生有诗赞誉吕留良: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以文章报国,没世勿谖。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