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下)

2020-06-28 15:49 作者:郑贞铭 丁士轩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丰子恺回忆在浙江一师时的李叔同,可以用温而厉来描述。上音乐课时,有人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人将痰吐在地板上,李叔同并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再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

  丰子恺回忆在浙江一师时的李叔同,可以用“温而厉”来描述。上音乐课时,有人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人将痰吐在地板上,李叔同并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再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林语堂曾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他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夏丏尊曾指出,李叔同做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做一样,像一样”,“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李叔同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他还曾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他的书法被称作古今绝无的“弘一体”,“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

  百日维新时,李叔同赞同康、梁“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的主张,曾私刻一印“南海康君是吾师”。因此在当局者眼中,李叔同乃是不折不扣的逆党中人,他被迫携眷奉母,避祸于沪上。1901年,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受业于蔡元培。但由于校内新旧思想相争激烈,校方禁止学生阅读部分杂志、报纸,激起学生的愤怒,与校方发生了冲突。蔡元培先生站在学生一边据理力争,但无效果,于是带领学生和积极教师毅然离开南洋公学,李叔同也在离开的学生之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日军逼近厦门,一日,弘一法师在斋堂用餐之际,忽然潸然泪下,对身边弟子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守门,吾一无所用,而犹腼腆受食,能无愧于心乎!”一座僧众,为之肃然。

  弘一法师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他自号晚晴老人,著有《晚晴集》,书斋亦命名为“晚晴山房”,因其爱李商隐诗,取自“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之句。念念不忘的则是《论语》中所云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为他做人为僧之警语。

  1942年10月12日黄昏,病中的弘一法师整肃僧衣,右胁西向而卧,如狮子面,面含微笑,一心静念佛号,圆寂于福建泉州开元寺,时年62岁。

  潜心皈依的弘一法师,最终安详西逝,留下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那首《送别》,被后人无数次深情地唱起。“长亭外,古道边”,他犹如是草原上的一株静默的树,如风常拂,如月明澈,带给人世间最清冷而温暖的慰藉。

  (摘选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大师巨匠》2019年9月版)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