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高义之士顾朱

2022-10-02 16:40 作者:颜剑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顾朱(1623-1666),字自公,东陈(今洲泉镇清河村东顺)人。其先祖顾政,始迁石门(今属桐乡市)。父顾文昌,乐善好施,乡里闻名,生有五子,顾朱行三。 顾朱少年时,读书十分用功,深得倪元璐、刘宗周等名师器重。明崇祯十五年(1642),十九岁即考中举人

  顾朱(1623-1666),字自公,东陈(今洲泉镇清河村东顺)人。其先祖顾政,始迁石门(今属桐乡市)。父顾文昌,乐善好施,乡里闻名,生有五子,顾朱行三。

  顾朱少年时,读书十分用功,深得倪元璐、刘宗周等名师器重。明崇祯十五年(1642),十九岁即考中举人,次年又考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再次年,即甲申年,崇祯末年(1644),西北大旱,灾民无数,易子而食,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席卷陕晋川鄂数省,东北满洲觊觎中原,伺机入关,天下大乱,多事之秋,朝廷招揽人才,顾朱被授以行人之职,掌传旨、册封之事,其间奉旨赴两浙筹划军饷。当时形势骤变,人心惶惶,南北鼎沸。关键时刻,士大夫多为保全自身家室而推诿不止,逡巡不前,唯独顾朱独不为自身计,毅然前往。不久,清军入关南下,崇祯帝自尽于煤山,明亡。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一年后,南京城陷,弘光帝被俘获而死。城破之前,大司马张国维对顾朱说:“吾受国重寄,义必死。子入仕浅,犹可隐也。”劝顾朱从速逃离,隐居为民,以保全性命,但顾朱已抱定殉国之节气,不想擅自离开,于是随郑芝龙、黄道周等文武官员继续南下,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登基,改元隆武,但福州于当年即被清军攻破,南明王朝君臣顿作鸟兽散,顾朱只得从小路逃回家乡,从此隐居不仕。

  顾朱有一名李姓的友人,湖楚人,曾任秀水县令,曾追随郑芝龙等明朝将领,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后在舟山殉难,老母、妻子及两名幼子被俘获,流落于军中。顾朱得知后,将他们赎归奉养抚育,十余年如一日。友人的两个儿子长大后,顾朱送他们回老家居住,友人老家的父老百姓都称顾朱是“高义之士”。

  顾朱家居时,生活非常贫穷,曾作《百贫歌》自遣。生平锐意六经,对《易经》《诗经》有独特的见解,所言均为前人所未发。晚年钻研《春秋》,曾总结说:“近孔子而生者,惟左氏得其真;后孔子而生者,惟晦庵得其正。”“左”指春秋时的左丘明,旧传儒家经典《左传》为其所作。“晦庵”指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顾朱著作有《春秋本义》《诗书易解》《石璘主人诗草》等,卒后入祀乡贤祠。

  顾朱有四个儿子,顾镡、顾鍏、顾铠、顾镕,其中顾镡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乡试亚元,十八年(1679)进士;顾镕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孙辈中,顾濂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顾泓,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顾湛,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顾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曾孙辈中,顾煐是邑庠生;顾煊是廪生;玄孙辈中有顾耀,字笠岑,虽然只是邑庠生,但酷爱朱彝尊辑录的《明诗综》,终日手不释卷,竟能全部背诵,不遗一家。他擅古隶,神似郑簠,自名诗集曰《逋翁诗派》。

  今东陈自然村内有东陈桥,本是古桥,现桥为1916年2月重建。东陈相传是顾氏后裔聚居地,明清时期留有不少象征科举仕进的旗杆石,直到“文革”时才被移作他用,甚为叹惜。洲泉顾朱一脉可谓累代奕秀,文脉绵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