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次典的《和鸳鸯湖棹歌》百首最终是否刊刻已无从稽考,但正是有了朱彝尊为之作的序,这才对后来文人墨客绵延不绝的《鸳鸯湖棹歌》和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那么后来曹、朱两人是否还有交集呢?笔者认为这是
曹次典的《和鸳鸯湖棹歌》百首最终是否刊刻已无从稽考,但正是有了朱彝尊为之作的序,这才对后来文人墨客绵延不绝的《鸳鸯湖棹歌》和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那么后来曹、朱两人是否还有交集呢?笔者认为这是肯定有的。《南陔诗稿》中载有曹次典与朱彝尊相关的两首诗,可作为两位诗人交往的佐证。其中一首是《留别竹垞》: 策蹇朝来驾两骖,凉风淅沥桂初含。 宦情阅过秋云淡,诗稿成时客梦酣。 千里莼鲈思故国,一庭花木似江南。 踟躇未敢轻言别,燕树吴天总蔚蓝。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说,以前我独自赶着走不快的驴,后来又犹如两匹马,与你同行在清新的早晨。凉风淅沥,桂花初香,只有经历了做官的志趣后才有了秋云般的淡泊心情,新诗刚刚写就,你却已沉浸在异乡游子的梦里。故乡有着你喜爱的美味佳肴,还有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色。不要犹豫着不敢说分别,要知道北方和南方天空是一样的蔚蓝晴朗。 另一首是《立秋简竹垞》: 又值新秋候,吾行殊未归。 亲朋频有信,词赋欲何依。 兴尽空弹铗,凉生忆授衣。 红尘吹不断,乡思在渔矶。 诗意大致说,又到了初秋的季节,我的旅行仍未有归期。亲朋好友频频写信催促,我却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我已兴致竭尽有空说思归,天气凉了才想到要制备寒衣。红尘中有吹不尽的繁华,但可供垂钓的只有家乡水边的岩石。 虽然我们已无法欣赏曹次典的一百首《和鸳鸯湖棹歌》,但他收入《南陔诗稿》中的许多诗作同样写得十分的清新,如《忆故园》: 二月江南修稧天,流觞日日会群贤。 那知身作东瓯客,花落兰亭又一年。 小兰亭畔接花堤,尽日流莺绕树啼。 何处最牵孤客梦,月明弦管画楼西。 小巷乌衣落日斜,卷帘争赏牡丹花。 遥知兄弟飞觞处,坐倚雕栏话永嘉。 ![]() 朱彝尊《〈和鸳鸯湖棹歌〉序》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