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诗话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诗话 > INTRODUCE

花深深,忆良人

2024-09-24 09:55 作者:武桢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古代女性的诗词作品并不少,但是作为专集流传下来的不多。今天还能看到的这些,大多是当时广为传诵的作品,然后被文人当作轶事记录在诗话、笔记一类的书里。元代李有撰《古杭杂记》,里面就记载了嘉兴人郑文妻子孙氏的一首《忆秦娥》: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

  古代女性的诗词作品并不少,但是作为专集流传下来的不多。今天还能看到的这些,大多是当时广为传诵的作品,然后被文人当作轶事记录在诗话、笔记一类的书里。元代李有撰《古杭杂记》,里面就记载了嘉兴人郑文妻子孙氏的一首《忆秦娥》: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试结同心。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据《古杭杂记》,郑文是宋代太学生,在京城里游学,大概是很长时间没回家了,所以其妻孙氏就写了这首词寄给他。词里描述了孙氏独居时的几个片段,字里行间传达出思人情怀。词作通俗易懂,加之情真意切,所以一时广为传唱,街坊酒楼到处都在谱曲咏歌。《古杭杂记》没有记载郑文收到词后的心情,但是听到勾栏瓦舍都在唱这首词,他绝不会无动于衷,想来无须多日,便已买舟南归,才算足成这一段佳话。

  闺怨诗词,古时往往是男性作者越俎代庖,以女性视角代为创作,虽然也用巧妙的手法表达,但毕竟是隔靴搔痒。而女性直接创作的作品,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少也是同她们一样足不出户,埋没在深闺之中。片纸鸿飞,能传递到远在他乡的丈夫手中,已属难得,而又能在词人辈出的宋代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更是少之又少。从这点上讲,这首《忆秦娥》是幸运的,孙氏是幸运的。

  几百年后,朱彝尊记起这个故事,写进了《鸳鸯湖棹歌》里,诗云:

  龙香小柄琵琶弯,

  切玉玲珑约指环。

  试按花深深一曲,

  海棠开后望郎远。

  “龙香”“切玉”是作者遥想当时按曲歌唱时的场景。《鸳鸯湖棹歌》大多描写地方风物,这种纯以想象纪事的作品很少,算是例外。

  朱彝尊在他编纂的《词综》一书中,在郑文妻孙氏名下除了收录这首《忆秦娥》,还有一首《烛影摇红》。两首对读,《烛影摇红》穿插了时空、情境描写,情感回环往复、欲说还休。相较之下,《忆秦娥》就显得单薄一些。但是古语有云:“深衷浅貌,语短情长。”有时越简单,越有穿透力;繁复巧妙的技巧,未必敌得过一两句真实吐露的心声。这首《忆秦娥》在当年京城里的广泛传播,正是一例。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