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是时间太久,还是确无内容可载,总之,唐、五代之前,并没有关于影戏的史载和实物,最早关于影戏的记载见于宋朝。可见,谈论皮影戏且自宋代始。北宋淮阴人张耒在《续明道杂志》中记有:京师有富家子此子甚好看
不知是时间太久,还是确无内容可载,总之,唐、五代之前,并没有关于影戏的史载和实物,最早关于影戏的记载见于宋朝。可见,谈论皮影戏且自宋代始。北宋淮阴人张耒在《续明道杂志》中记有:“京师有富家子……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张耒关于京城富家子观影戏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皮影的高超技艺及取材于历史演义的特点。而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的种种记载,则全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万千街巷人人争看影戏的场景,那繁盛浩闹的风情,千载之后,依然让人艳羡不已。上至帝王将相,下达普通百姓,人们对于民艺如此热情,大概也只有在当时的汴京才会出现吧。水陆都会的地理环境,极其发达的商品贸易,文人醉心歌楼酒馆,士大夫迷恋烟花柳巷,帝王可与万民共观散乐百戏。一个奢靡浩荡的城市,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时代。 ![]() 王钱松是唯一健在能够继承南宋绘革派皮影这一传统风格的老艺人。 影戏最初肯定只是在人群集中之地如庙会、勾栏、街巷演出,当声名远播、荣誉滚滚而来时,它才逐渐进入宫廷、王府、军队,影戏艺人的乡间技艺开始经受王族权贵的锤炼,不多久,那闪电般的艺术开始重新流行于民间。是宫廷王府给它镀了一层艳丽的光影、有力的铿锵,而使它繁盛、茂密的土壤却只在民间,在东京汴梁的街衢小巷,在祭祀、酬神、还愿的演出现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