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风中皮影(4)

2012-04-20 14:23 作者:麻华娟 袁培德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农人有很多讲究,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要请上影班,搭台唱影戏。影戏有长短,除小故事外,也有可连演几天的长篇折子戏。有时,在乡间流行的大庙会上,几大影班搭台唱对台戏,可谓



  农人有很多讲究,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要请上影班,搭台唱影戏。影戏有长短,除小故事外,也有可连演几天的长篇折子戏。有时,在乡间流行的大庙会上,几大影班搭台唱对台戏,可谓热闹至极。海宁影戏有蚕花戏、暖房戏、周岁戏、平安戏等。艺人们随身携带皮影箱子,内置人物造型,花鸟鱼虫、树石日月、亭台楼阁、桌椅器皿、车船马轿、龙凤百兽,俨然一个世俗社会。影戏艺人走村串户,挑着箱子,扛着木架子,在农家的晒谷场上搭起门台,摆上方桌,用架子支起块幕布,做上手的皮影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着皮影,一边说唱,做下手的艺人则在一旁吹吹打打,无非是用锣、鼓、板等打击乐,但吹得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在当时闭塞的乡村,唱皮影的日子几乎是盛大的节日了,乡民们摸黑赶上十几里的泥路,摇头晃脑地“醉”上一晚,清晨再披一身霞光回家。  

  海宁斜桥一带,桑园茂盛,民风淳朴,乡人以饲蚕采茧为业,因而,皮影戏因蚕讯而大兴,这里遂成为名闻遐迩的“皮影之乡”。皮影艺人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应邀演出,遂为乡闾喜爱。蚕户为求蚕花丰收,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请皮影班子前来演戏,通宵达旦。演毕,由戏班揭银幕(桃花纸)贴上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当地著名的影戏班子有郎家班,其中老艺人郎自立名震当地,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在海盐绮园演过戏。皮影无文字剧本,前台两人谁唱谁操纵,这对此类艺术的传承是个难题。2002年2月8日清晨,皮影艺人郎自立如往常那样去斜桥镇桥头茶馆喝早茶,不料被身后冲上来的摩托车撞倒,不省人事。数日后,老人离世,这位“郎家班”的最后传人带着他肚子里的三百多出戏默默辞世。

  老人的辞世,使得他热爱的皮影艺术更寂寞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