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南社西塘社友的足迹--纪念南社成立一百周年(2)

2012-11-19 09:48 作者:金梅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一、南社的小镇情结 清朝末民国初,中国还处于小镇密布的农耕社会,大城市除了省会外还很少。小镇上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长期接触最底层的老百姓,最了解他们的苦难和生活。他们对黑暗腐败的社会抱有很大的憎恨,对饱


  一、南社的小镇情结

  清朝末民国初,中国还处于小镇密布的农耕社会,大城市除了省会外还很少。小镇上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长期接触最底层的老百姓,最了解他们的苦难和生活。他们对黑暗腐败的社会抱有很大的憎恨,对饱受欺凌的国家的命运深深叹息。他们又很快地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原因所在,萌发寻求救国道路之心。新文化运动前后,由于“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广泛普及(“德”先生指“民主”,从英译Democracy而来;“赛”先生指“科学”,从英译Science而来),这些小镇上的知识分子往往觉醒很早。这就是参加南社的人来自小镇、尤其是来自江、浙、沪一带小镇人很多的缘由。

  西塘是个水乡小镇,位于苏、杭、沪之间,当时的居住人口只有五六千人。就这么一个区区小镇,参加南社的竟有十七人之多(一说十八人,江雪塍先生找不到花名册与入社号,被遗漏)。

  与西塘相仿的,江苏吴江的同里与黎里,因南社发起人陈巢南和柳亚子的同乡关系,镇人加入南社的也不在少数,甚至超过西塘。在上海的金山(当年也是镇,属松江县)、张掖也是如此。纵观南社社子的故地,不完全统计,从小镇上走来或出生的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这非常令人惊奇!
  除了上面所说到的原因之外,在文化根源上也存在着缘由。他们这一代人是接受封建传统教育的一辈,但对长期落后腐朽的社会现实又有强烈的不满,学而仕已无路可走,经商又不太愿意,只有在小镇上收几个学生或在学堂教书。当时,西方的共和民主思想已广泛传入东南沿海地区,就连一般的老百姓也很快接受了平民思想,努力摆脱封建统治的种种约束和桎梏。小镇上的贫富差距不大,低头不见抬头见,同姓同族多,老爷和奴才是同辈,平民化的要求更强烈,但又来得很自然。这就是民主思想的文化背景,影响了他们一代人。

  南社成员更有另一种特色,夫妻、父子、兄弟同时在社的也不少,西塘的郁氏兄弟、余十眉与儿子余湘同时在社就是例子。这也是小镇的原因,在闭塞的圈子里,只要有一点“星光”,大家就会立刻围拢来,当然,近者更受影响了。

  然而,仅在小镇上参与社会斗争是不能有所成就的,因为当时的黑暗势力中心,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势力都集中在大都市。在文化上的斗争,比如新文化运动,也在大城市来得更迅猛、更激烈。因此,许多南社社友们走出小镇,投身到文学活动及社会风浪中去。虽然南社的历史很短,完成了它的任务后便隐退了,但毕竟造就了很多人才,也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然而也有许多人还是走不出小镇,他们只能在狭小的生活圈子里继续做他们的事,业余时间仍然不改初衷,吟诗作文,为小镇乡帮文献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琐事。西塘的大多数社友即是如此。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