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妙手谁烘染,梳烟沐雨姿。 一声长笛晚,人在倚楼时。 这是南宋张尧同《嘉禾百咏》中的《烟雨楼》一诗,烟雨楼台,长笛向晚,令人迷醉。烟雨楼,是在嘉兴南湖诸多名胜中最为著名的景观,它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体性建筑,是中国八大名楼之一。江南的烟雨迷离之
妙手谁烘染,梳烟沐雨姿。 一声长笛晚,人在倚楼时。 这是南宋张尧同《嘉禾百咏》中的《烟雨楼》一诗,烟雨楼台,长笛向晚,令人迷醉。烟雨楼,是在嘉兴南湖诸多名胜中最为著名的景观,它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体性建筑,是中国八大名楼之一。江南的烟雨迷离之景充满了诗情画意,而烟雨楼四周环绕着碧水,岛上绿树掩映,如果在乍晴乍雨时分登临烟雨楼,极目眺望,烟雨雾霭,湖山幽静,让人有置身烟波浩渺中的心旷神怡之感。 古人说烟雨楼之妙:“嘉禾环郡城皆水,烟雨楼当高阜之胜,雕窗绮阁,四面临湖。其妙在烟雨拂渚,山雨欲来之时。渔船、酒舸,微茫破雾,但闻橹声伊轧耳。”(《晁采馆清课》),这个江南园林名胜的借景手法在古代园林中可谓第一流的,这也引起清代乾隆皇帝的大为叹赏,他在南巡到嘉兴烟雨楼后,命人在承德避暑山庄青莲岛上依照嘉兴烟雨楼的式样,一模一样地仿造了一座。 ![]()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烟雨楼图 选自《南巡盛典》(高晋等编撰) 嘉兴烟雨楼早在五代时期就已经构筑在南湖边了。著名园林大师陈从周主编的《中国园林鉴赏辞典》,断定嘉兴烟雨楼为吴越钱元璙在后晋天福年间(936~944)所创建。杰出的建筑学大师童寯在《江南园林》一文中指出:“现存江南园林遗产,屡经历代修改,多非原貌。如扬州迷楼肇于隋李,平山堂肇始北宋;苏州沧浪亭与环秀山庄以及嘉兴烟雨楼均始自五代,落帆亭建自宋代……”在提及宋以前的江南园林时,童寯只举例了这六处,而嘉兴和扬州、苏州各得其二。但也正如童寯先生所说的那样,烟雨楼也是屡经历代修改,已非原貌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