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鸳鸯湖在县南三里,湖东有烟雨楼。五代时,中吴节度使景陵王钱元璙筑台为登眺之所。 烟雨楼的初建,当在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吴越国国主,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割据江浙,保境安民。钱镠是盐贩出身,立国之初比较
鸳鸯湖在县南三里,湖东有烟雨楼。五代时,中吴节度使景陵王钱元璙筑台为登眺之所。 烟雨楼的初建,当在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吴越国国主,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割据江浙,保境安民。钱镠是盐贩出身,立国之初比较注重底层百姓的疾苦。他“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奖励垦荒,发展农桑,而且兴修水利,治理太湖水患,疏浚河道,修筑捍海塘和水闸,一时之间,社会相对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嘉兴在唐、五代时期,基本上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农田体系,沃野良田千里,由此成为全国知名的粮桑基地。在这相对太平的时代,钱镠开始兴建亭台楼阁,以为享乐消遣。唐代以后,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园林的亭台楼阁也越来越精致。钱镠的第四个儿子、中吴军节度使广陵郡王钱元璙,当时驻苏州,也喜欢造园,曾在苏州造南园。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说南园:“酾流以为沼,积土以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名品甚多,比及积岁,皆为合抱。亭宇台榭,值景而造,所谓三阁八亭二台,龟首、旋螺之类,名载《图经》。”可见已经是很完备的一个园林了。钱元璙晚年的时候,在嘉兴开始建造台榭以供游赏,应该也和南园有相似的构造,一般认为这就是嘉兴烟雨楼的由来。 ![]() 吴越国王钱镠像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