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兴府图记》(明赵瀛、赵文华纂修) 再来看万历《嘉兴府志》,在古迹篇中的秀水县古迹类里有烟雨楼条目: 吴越(广陵郡)王元璙建在城之东南滨河,建炎中废。嘉定间,吏部尚书王希吕重建,亦废。嘉靖中,知府赵
![]()
《嘉兴府图记》(明赵瀛、赵文华纂修)
再来看万历《嘉兴府志》,在“古迹”篇中的秀水县古迹类里有“烟雨楼”条目: 吴越(广陵郡)王元璙建在城之东南滨河,建炎中废。嘉定间,吏部尚书王希吕重建,亦废。嘉靖中,知府赵瀛浚内隍,淤土移填滮湖之中,构楼五楹,扁曰:烟雨。兵宪沈奎复辟其后为钓鳌矶。郡守龚勉增楼。今郡守刘应钶益加恢广,遂为南湖之胜。 嘉靖《嘉兴府图记》说烟雨楼在鸳鸯湖湖东,万历《嘉兴府志》说烟雨楼在城之东南滨河,这不矛盾。因为鸳鸯湖湖东与滮湖的交汇处,水沤在原来的壕股塔左近,本来就位于嘉兴城的东南方向了。再有,万历《嘉兴府志》中,把烟雨楼与龙坟、白龙潭、烟雨楼、学绣塔、三过堂、雪峰井、嘉禾墩等位于嘉兴城西的景点一起列为秀水县的古迹类;而将射襄城、顾野王读书台、景龙楼、凤凰洲、放生桥、雀墓庙等嘉兴城东的景点列为嘉兴县的古迹类,这也是颇堪玩味的,说明当时人眼里还是将烟雨楼划到鸳鸯湖范围一带的景观中去。再看同时期的万历《嘉兴县志》也说烟雨楼在鸳鸯湖畔,记载也比较详细: 烟雨楼,五代时,中吴节度使景陵王钱元璙筑台鸳湖之畔,以馆宾客。建炎中废。嘉定间,吏部尚书王希吕致政还家,因旧址建楼,元季毁。嘉靖戊申,知府赵瀛修浚内隍,令民运土填湖中,筑楼其上,复烟雨旧名。后兵宪沈公奎于楼后筑台,寻废。郡守龚勉加葺筑石台曰:钓鳌矶。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