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取名璋圭 1934年,17岁的乡下少年章桂由族兄章云洲介绍,到石门湾丰同裕染坊学做生意,这个染坊是丰子恺家的祖业。此时,丰家缘缘堂已落成一年。那个辰光,丰子恺在杭州租下了皇亲巷6号一幢带院子的住宅,开始了
1.取名璋圭 1934年,17岁的乡下少年章桂由族兄章云洲介绍,到石门湾丰同裕染坊学做生意,这个染坊是丰子恺家的祖业。此时,丰家缘缘堂已落成一年。那个辰光,丰子恺在杭州租下了皇亲巷6号一幢带院子的住宅,开始了春秋居杭州、冬夏回石门的神仙悠闲生活。每年他回来的时候,等待他的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整个缘缘堂特别热闹。1934年暑假,丰子恺回缘缘堂过暑假,少年章桂第一次见到他敬重的丰先生。 当时丰先生已经很有名气了。他在嘉兴、上海都教书,又出版了很多书。这样的人在我们乡下很少见。当时丰先生为去世的母亲蓄须,我见到的丰先生长髯拂胸,神态潇洒。我当时在缘缘堂做店员,做做柜台上的事情。平时,我也能天天去丰家。丰先生家有很多书,我经常去看书,丰先生没有架子。丰先生小名慈玉,我叫他慈叔,我叫丰师母婶妈。我有点文化知识,都靠那些时间学的。丰子恺还为我取名璋圭,说璋与圭,均是玉中最好的。我从小失去母爱,生性又很倔强,脾气躁,他们夫妇教我要善于自爱,兼以爱人。 那个时候的章桂,喜欢在一旁观看丰先生画画写字,帮助研墨扶纸。丰子恺也喜欢这个学生。章桂在店里学生意的时候,丰子恺就对店里的师傅讲:“章桂,我要了,你们假使店里来不及,需要学生,那再去请个。你们不请,我冬天放他回来帮你们忙。”于是,章桂冬天回到店里做生意,平时就陪伴在丰子恺身边。章桂念念不忘的,还有1934到1937年他和丰子恺在杭州的日子。他在纪念丰子恺逝世十周年的文章《难忘的岁月——回忆在恺叔身边的日子》中这样写:“我曾做琴童,携抱古琴跟恺叔他们攀登宝俶山、北高峰等处,抚‘高山流水’,品龙井名茶。古琴的琴音悦耳,使人怡情清心,我虽爱听,却一窍不通……” 17岁的章桂虽然脾气躁,但是做事干练,深得丰子恺喜欢。 ![]() 上世纪30年代,丰同裕染坊合照,据章桂回忆,右三为他本人,右四为丰子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