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我记事起,打年糕可是家家户户的大事,小时候只知道过年了要打年糕,长大了才知道年糕还寄寓了人们日子年年高的期望。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尽管粮食十分紧缺,但每到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那个忙碌自不必说。母亲先把米进行淘洗、浸泡。米经过一两
从我记事起,打年糕可是家家户户的大事,小时候只知道过年了要打年糕,长大了才知道年糕还寄寓了人们“日子年年高”的期望。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尽管粮食十分紧缺,但每到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那个忙碌自不必说。母亲先把米进行淘洗、浸泡。米经过一两天的浸泡后,才能把米碾成米粉,碾成的米粉就非常的细腻,打出来的年糕吃起来也非常的润滑爽口。 接下来就该是打年糕了。在我记忆里,打年糕用的是石臼,当时生产队里只有一个石臼,家家户户轮流打年糕。打年糕时,先把米粉蒸熟了,倒进石臼里,几个力气大一点的人哼哧哼哧地用木棰夯,直到那米粉团被捶打得色泽白净、软韧无比,这才停手。然后再把这一大团米粉捏成一个个小团,用两块雕有花纹、还有“富”字和“喜”字的长方形木板一按,一条条长方形的两面都有图案的年糕就做成了。这种年糕无论味道还是外观,都比现在的机器打得好,只可惜做起来很费力。 那时,我们孩子往往是一边分拣年糕,一边撕下一块塞进嘴里。而我最喜欢吃的还是那刚蒸好的米粉,冒着腾腾的热气,像团白雪,喷香的,带着点米的粗糙,特别好吃。那个时候打年糕,热闹非凡,充满了年味儿。我们这些小孩往往会让一些手巧的人做一些形状如鱼如元宝又如麻雀之类的年糕,大人们进进出出,说笑声一片,充满了过年的喜庆。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再也看不到小时候打年糕的情景了,市场上买的年糕都是机器制的,这种年糕吃起来毫无韧性,总感觉好像少了什么。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