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到,镬糍俏。每到年脚边,浙北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淘糯米,做镬糍。桐乡当地把这叫摊镬糍,摊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搁在竹淘箩里以增加黏性。然后把米放在大锅里蒸,火要烧得旺,等到饭香四溢时,这上等食材算是准备好了。再往锅里倒入两小团米饭,用锅铲
春节到,镬糍俏。每到年脚边,浙北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淘糯米,做镬糍。桐乡当地把这叫“摊镬糍”,摊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搁在竹淘箩里以增加黏性。然后把米放在大锅里蒸,火要烧得旺,等到饭香四溢时,这上等食材算是准备好了。再往锅里倒入两小团米饭,用锅铲贴着锅壁使劲摁两下,迅速往两边走,再从上到下走。不一会儿,糯米就变成薄薄的一大张。再用锅铲慢慢往下铲,整张镬糍就被铲起。当然,也会有不少碎片。在灶台上放几分钟,让风把潮气吹干,然后就可以把镬糍装进袋子,扎紧绳子,藏在橱柜顶。 镬糍看似简单,要摊好并不容易,需掌握好三点:一是糯米饭要煮得不干不湿,太干摊不起来,太湿粘锅铲;二是要用力,速度要快;三是灶里的火要烧得适中,太旺容易焦,太弱又摊不开。奶奶是摊镬糍的好手,摊的镬糍又薄又大又香,很见功夫。她身材较矮,每回都得搬个小凳子站在灶台前才能使出劲。奶奶摊一下午镬糍,就可供家里过年招待客人和自己食用,一直要吃到过完春节。之后,嘴馋的我常会央求奶奶多摊些,她总一本正经说:“俗话说,过年镬糍,过年时才摊,这是老底子传下来的规矩。” 镬糍可以用来泡茶,吃“镬糍茶”是也是一种传统习俗。除夕夜,吃过团圆饭,拣几片镬糍,捏碎,放上糖,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镬糍茶,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再温馨不过。新年里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必先端上一碗镬糍茶给客人,也总要放上几勺红糖表示尊重。滚水冲镬糍,用调羹调一调,镬糍迅速上浮发胖,张开嘴吸一口,又浓又有焦香,又烫又有嚼劲,一碗下肚,全身热乎乎。红糖镬糍茶也是产妇、老人补血养气的上好滋补佳品。 甜甜镬糍茶,浓浓乡土味。过年了,我又能喝到镬糍茶了,那熟悉的味道百吃不厌、回味无穷。我爱奶奶摊的原汁原味的镬糍,想念那份融化在碗里的纯朴诗意。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