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旧时,结婚都放在春节进行。大概春节里空闲且透着喜气,所以春节也是结婚季。 嘉兴人把结婚叫做讨新娘子。一户人家讨新娘子,全村人都兴高采烈,这是全村人共同的盛宴,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看热闹、数嫁妆、海量吃、讨喜糖 往往在上午九十点钟
旧时,结婚都放在春节进行。大概春节里空闲且透着喜气,所以春节也是结婚季。 嘉兴人把结婚叫做讨新娘子。一户人家讨新娘子,全村人都兴高采烈,这是全村人共同的盛宴,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看热闹、数嫁妆、海量吃、讨喜糖…… 往往在上午九十点钟,讨新娘子的船回来了,船上装满了嫁妆:好多的大红大绿的被子,漆成大红色的木盆、水桶、马桶,樟木箱,缝纫机……河岸两旁还站满了看热闹的男女,俨如一个个评判员。当然,此时评判的是嫁妆,新娘子暂时被忽略: “被子有六床。” “一条,两条,三条……不对不对,有八床,新娘子家被子还是蛮多的。” “多什么多呀?昨天张家的新娘子的被子有十二条,那才叫多呢!” “这一套木盆有四个,不多。” “这台缝纫机倒是蝴蝶牌的,高级的。” 议论间,讨亲船也靠岸了,大家兴致盎然地看着新娘子上岸,看着嫁妆一件一件被搬上来,再评再点。 小孩子们焦急地等着新郎新娘拜完天地,簇拥着挤进新房。此时,新娘子必端坐着。小孩们叫道:“新娘子,讨糖吃!新娘子,讨糖吃!”新娘子就给我们发喜糖,每人两颗。拿到了糖,我们欢天喜地,同时肯定要看看是不是高级糖。彼时,我们把软糖一律称为高级糖,如是高级糖的话更增添一层喜悦。 喜宴是结婚的重头戏,左邻右舍、同宗族人、七姑八姨的都要来喝喜酒,颇为壮观。家里的灶头实在是太小了,烧不了那么多的菜。于是,在户外用砖块垒一个大灶,一个很大很大的土灶,上面置一口大锅,锅里放十几个蹄髈,放大块大块的猪肉,放笋干,用木柴猛烧。一会儿,香味四溢。用这种锅烧出来的蹄髈,外皮入口就化,里面的精肉香酥,非常好吃。一上桌,大家就抢着吃,一会儿就只剩下一根粗粗的骨头。当然,骨头也不能浪费,小孩子拿在手里,可以啃半天。酒席上的菜是可以全部吃完的,所以大家也不客气,横扫全桌,一顿猛吃,心满意足。然后,舔一舔嘴上的油,闹新房去也!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