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横街的吴淘故居 崇福横街保安弄西侧有大宅名曰来鹭草堂,系吴之振七世孙晚清山水画家吴滔的故居,占地约三百多平方米,砖木结构两层建筑。 吴滔,原名学源,字惕夫、铁夫,号伯滔,又号疏林,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时过境迁,吴氏昔日的豪富已风光
![]() 位于横街的吴淘故居 崇福横街保安弄西侧有大宅名曰“来鹭草堂”,系吴之振七世孙晚清山水画家吴滔的故居,占地约三百多平方米,砖木结构两层建筑。 吴滔,原名学源,字惕夫、铁夫,号伯滔,又号疏林,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时过境迁,吴氏昔日的豪富已风光不再。吴滔的少年时代,家境已十分平常,居住在城西鹭鸶湾。吴滔自幼聪慧过人,却无意功名,潜心学画,早年曾师从嘉兴山水画家陶绍源,可惜不久陶就去世了。后来,吴滔师学奚铁生、石涛等名家笔法,专攻山水,在沪杭一带鬻画,名声大振。同治十二年(1873)在杭州遇到安吉吴昌硕,意气相投,欣然订交,由此结识更多书画朋友。在此期间,吴滔鬻卖字画已积有不少资财,于是购地建屋于西横街保安桥北堍,取名为“来鹭草堂”。 吴滔曾作一幅《山水清音图》,落款为“乙亥五月吴滔画于来鹭草堂”,可知来鹭草堂在光绪元年即一八七五年已经建成。 吴滔建造的来鹭草堂别出心裁,打破传统对称格局,将房舍布置成曲尺型,大门东向,进门小院中植有梧桐树,院门上镌“琴材”二字,树旁配以石笋、蔷薇。朝北有月洞门,门楣上砖刻“壶天”两字,系俞曲园手笔。过月洞门有楼厅一间,是吴滔当年的会客室。会客室北面有三间楼房,其中有吴滔的画室——书画舫。前后庭院中有假山、花坛、金鱼池。吴滔在他的书画舫中挂着两副对联:“花前薄醉偶然得,身外浮云何足论。”“莫怪空廊无客到,此间只合住神仙。”这两副对联道出了吴滔与世无争的胸襟和布衣画家的潇洒。 吴滔早晚描摹,寒暑不辍,善于钻研,兼收并蓄,终于卓然成一大家。画坛把他与吴昌硕、吴秋农合称“三吴”。吴滔声誉大噪,前来求书画者极多,以至常“履满户外”。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