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丰桥,元至元《嘉禾志》已有记载。东栅市梢这座东西向的石桥,连街涉乡。桥下的河流,北通炮船汇、西连东栅北河,东达网船汇,南入双溪。桥小作用之大,如同关隘。它是老街东去白莲寺,沿魏塘达嘉善,顺汉塘到平
常丰桥,元•至元《嘉禾志》已有记载。东栅市梢这座东西向的石桥,连街涉乡。桥下的河流,北通炮船汇、西连东栅北河,东达网船汇,南入双溪。桥小作用之大,如同关隘。它是老街东去白莲寺,沿魏塘达嘉善,顺汉塘到平湖的要道。明代绎站“常丰铺”,乃一站两铺,就设于此。作为小镇的东头口子,其行门一直保存到了1949年5月5日。时在嘉兴解放前夜。一股股国民党败兵流窜到东栅,一番番洗劫后,向新丰平湖乱奔。最后一批败兵逃离东栅时,他们在常丰桥上安放了炸药,“轰——”一声巨响,石桥炸毁。许多年后,东栅老人回忆起那惊天动地的一刻,仍然有几分不堪回首的感叹。常丰桥西堍畅乐茶馆的后人建松说:“我爷(嘉兴人对父亲的称呼)总讲起,格炸桥格声音吓煞人,楼廊格蠡壳窗全震落到地廊厢。”连续为南湖红船作了十三期大修保养的船匠朱阿炳时居常丰桥东网船汇,他告诉我:“可能炸药放得太多哩,常丰桥炸脱辰光,桥廊格行门木头一直飞到伢网船汇。” 然而,一座小石桥怎能抵当解放大军埋葬蒋家王朝的风扫卷席之势。东栅也随古桥行门的消失而改天换地。在东栅小学叶尔康、曹宝深等东栅拥军委员会的发动下,民众捐出木料、门板,铺上断桥墩,恢复了石桥通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兵团二十军五十八师等一支支部队跨过常丰桥,直取新丰、平湖,去参加解放大上海的战斗。 会龙桥的行门,毁于何时,没有一个确切说法。东栅人是看着它在长年失修后,一点点塌掉的。随它最后一根立柱朽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桥身东侧原三官小庙,后算命盲子所居的桥上木屋被拆除,而踪影全无了。1972年,这座明代古桥拆毁了。东移约五十米开外处新建的双曲水泥拱桥改名东栅桥。会龙桥的大量遗石被用于新桥的引坡。桥南西侧的引坡石中有一块带着一个碗口大小凹底球状光洁的小石潭。它是当年会龙桥行门的一个门臼。 今天,古代石桥上设门,防守一方平安的原始设施,成了水乡一个难得的话题。鲜活的历史,就这样沉淀在这默默无语的石头门臼里。 ![]() 东栅会龙桥(1970年冬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