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幼仪、徐积锴母子 1918年,小名阿欢的长孙徐积锴诞生,标志着徐志摩已经替家族初步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在恩师梁启超的敦促支持之下,徐志摩怀抱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政治抱负,于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十
![]() 张幼仪、徐积锴母子 1918年,小名阿欢的长孙徐积锴诞生,标志着徐志摩已经替家族初步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在恩师梁启超的敦促支持之下,徐志摩怀抱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政治抱负,于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十六浦码头乘南京号轮船前往美国,同行者中包括汪精卫、朱家骅、李济、查良钊、董时、刘叔和等人。在出国留学前的四年婚姻生活里,徐志摩和张幼仪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只有四个月左右。用张幼仪的话说:“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我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1920年9月24日,23岁的徐志摩顾不得撰写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论文,便与刘叔和同船前往英国,追随极具煽动力的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家拉斯基(Harold Joseph Laski),攻读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学位。 接下来,张幼仪便随同刘子锴一家从上海启程。当她满怀希望乘船来到法国马赛港时,一眼从人群中认出穿着黑色大衣、脖子上围着白丝巾的徐志摩。“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张幼仪的心立刻凉了一大截。 张幼仪在伦敦期间,就以女性的直觉察觉到徐志摩另有所爱。1921年5月,她把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徐志摩,徐志摩毫不犹豫地说:“把孩子打掉。”她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于是,张幼仪第一次对徐志摩的人品产生了怀疑。 1921年8月的一天早晨,徐志摩告诉张幼仪,他的一位女朋友要登门拜访。张幼仪误以为是徐志摩准备迎娶的第二位太太,事实上却是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毕业即将回国的袁昌英。在张幼仪的记忆里,袁昌英头发剪得短短的,擦着暗红色的口红,穿着一套毛料海军裙装,在穿着丝袜的两条腿下,竟是一双穿着绣花鞋的小脚。徐志摩把袁昌英送走后,张幼仪评价说:“呃,她看起来很好,可是小脚和西服不搭调。”徐志摩脚跟一转,失态地尖叫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 一周后,徐志摩突然从家中消失,西服与小脚的婚姻生活走到尽头。 过了一段时间,与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有业务合作的银行家黄子美,以说客身份登门拜访。张幼仪请他进屋,两人隔桌而坐。黄子美问道:“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黄子美离开后,张幼仪向正在巴黎访学的二哥张君劢求助。张君劢在回信中劈头第一句是:“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然后告诉妹妹:“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