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陆贽字敬舆,唐嘉兴人。年十八登进士,德宗时为翰林学士,甚见亲任。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
![]() 【陆贽小传】 陆贽字敬舆,唐嘉兴人。年十八登进士,德宗时为翰林学士,甚见亲任。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朱泚之乱,从幸奉天,诏书旁午皆出贽手,所下制书,言皆剀切,武夫悍卒闻之无不感泣。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裴延龄所谗,贬忠州别驾。卒,谥曰宣。其奏议数百篇,为后世所宗,所陈时弊皆本仁义。后苏轼劄子称其有王佐之才,贤于子房、贾谊,而德宗始亲终疏,放逐以死,古人痛之。旧传嘉兴春波门外,马场湖之浒有宣公读书台,又城南六里鹤渚为宣公放鹤处也。 在嘉兴,与陆贽有关的文化遗迹,一为相传位于嘉兴春波门外、马场湖边的宣公读书台(陆贽的谥号为宣),二为“城南六里鹤渚”,即如今的放鹤洲公园,为当年宣公放鹤处。 陆贽字敬舆,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嘉兴县人。父亲陆侃是溧阳县令(属宣州),早亡。陆贽的童年时期,天下扰攘,兵连祸结,但他特立不群,发奋苦读,尤其勤于儒学,大历八年(773),登进士第。在唐代,进士及第,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要通过吏部铨选才能当官。陆贽又通过博学宏词科考试,被授予华州郑县尉,后来,再通过书判拔萃科,当了渭南县主簿。在基层锻炼了一段时间,陆贽被调回朝廷,做了监察御史。 陆贽以一介寒门子弟,一路过关斩将,先进士及第,又两次通过博学宏词科、书判拔萃科的铨选,可谓出类拔萃,士林华选,自然会受到关注。唐德宗那时尚为太子,招揽人才,将陆贽召为翰林学士。德宗好文,陆贽富于词藻,君臣相得,诗歌唱和,朝夕陪游。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