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三月三,鲈鱼上岸滩。农历三月,春暖花开,正是鲈鱼游到河岸边产卵的时节。杨柳条开鞘,毛鲈酤(鲈鱼)上钓,小时候,小伙伴们经常去河岸边捕捉鲈鱼。我们拿两张瓦片,用草绳扎紧,底部用破鞋子封住,做成一个空洞的瓦棚,并用绳子拴住后扔到河岸水
俗话说,“三月三,鲈鱼上岸滩。”农历三月,春暖花开,正是鲈鱼游到河岸边产卵的时节。“杨柳条开鞘,毛鲈酤(鲈鱼)上钓”,小时候,小伙伴们经常去河岸边捕捉鲈鱼。我们拿两张瓦片,用草绳扎紧,底部用破鞋子封住,做成一个空洞的“瓦棚”,并用绳子拴住后扔到河岸水下。第二天,再把“瓦棚”提上来,里面就会有好几条鲈鱼,拿回家做一道鲈鱼炖鸡蛋的菜肴,味道真是鲜美极了。 世界上有很多种鲈鱼,如海鲈鱼、大口黑鲈、河鲈和松江鲈鱼等,我说的鲈鱼就是松江鲈鱼。松江鲈鱼,又叫四鳃鲈鱼,俗称“毛鲈酤”。松江鲈鱼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鳜鱼、兴凯湖白鱼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鱼。松江鲈鱼是这四种野生鱼类中体形最小的(一市斤有五六条),嘴大,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苏轼《后赤壁赋》中就有“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的话。松江鲈鱼自古被誉为鱼中的珍品佳肴。传说乾隆皇帝南巡时吃了鲈鱼羹,赞不绝口,御赐其为“江南第一名鱼”。1972年早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来华期间,周恩来总理在上海锦江饭店招待客人的菜单中就有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营养价值极高,体内富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所含蛋白质也很丰富,鱼的肉质洁白,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口中留香。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松江四鳃鲈,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松江鲈鱼的烧法很多,有氽鲈鱼 、鲈鱼火锅、莼菜鲈鱼汤、红烧鲈鱼等。烹制氽鲈鱼时,可用鲜鲈鱼四五条,加熟火腿、笋及调料等,先将鲈鱼去鳃,内脏洗净,将锅放火上,下猪油,投入葱段、姜片用大火爆成金黄色,再将鲈鱼腹部朝上,下锅略煎后翻身,加酒,加盖片刻,加入适量清水,将汤烧至乳白色,再加盖,用小火继续焖约四五分钟,投入笋片、盐、味精和胡椒粉,再大火烧一下,轻轻倒入汤碗中,上面放入熟火腿片即成一道美味佳肴。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松江鲈鱼在江南水乡几近绝迹。这是因为鲈鱼是洄游鱼,由于河道中不断地造闸建坝,破坏了鲈鱼的洄游线路,再加上水污染,影响了鲈鱼的生存环境。如今,在农贸市场上也不易见到它的踪影,偶尔有渔民捕捉到几条出让,见者总是竞相买去。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