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三十年代的春天

2014-04-21 08:51 作者:徐玲芬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最是一年春好处。春日读书,读的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些关于春天的文字,更易引发共鸣,怦然心动。 一九三五年春天的某个傍晚,正是夕阳西下时候,桃红柳绿的西子湖,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平添诸多浪漫,甚是美轮美奂。丰子恺先生从静江路寓所走出来,在

  最是一年春好处。春日读书,读的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些关于春天的文字,更易引发共鸣,怦然心动。

  一九三五年春天的某个傍晚,正是夕阳西下时候,桃红柳绿的西子湖,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平添诸多浪漫,甚是美轮美奂。丰子恺先生从静江路寓所走出来,在西湖边的长椅子上坐下来。埋头写作了一天,确实有点累了,现在正好可以轻松一下,换换脑筋。

  春天的西湖,最好看的是杨柳。柳叶新长如雀舌,柳条儿如挂着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实在可爱。此情此景,引得丰子恺由衷地赞美起来: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这种姿态的特殊点,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春之力而拼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边上的杨柳而一时兴起的感想。

  在丰子恺的笔下,春天的真正主人是杨柳,杨柳是低贱的植物,却偏偏是最值得赞美的,担当得起春的神意。

  无独有偶,就在一年前,即一九三四年的阳春三月,丰子恺曾写过一篇随笔《春》,文中浓墨重彩地赞美最普通的青草,才是春的真正作品,其寓意与赞美柳树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丰子恺看来,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山野中仍是枯草遍地,有满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只有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出现,天地才为之一新。此时,春色不需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豁然开朗,“无边光景一时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因此,丰子恺认定:“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人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

  春天里,与其做好看的花木,常被关闭在私人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不如青青草色,连天遍野,铺陈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好春色,更值得人赞美。

  三十年代的春天,在丰子恺笔下,主角是杨柳,杰作是青草。这春天,因杨柳、因青草,永久留在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里,至今没有褪色。今天阅读,依然可以引起共鸣,不由自主地赞美春天的杨柳,懂得知恩感德,回报大地,赞美连天遍野的青草,和平可亲、大公无私。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