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南多巨族。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嘉兴城乡商品经济日趋繁荣,人文荟萃,有“浙西首蕃”之称。而在经济和文化相互激荡的背后,是诸多世家大族的繁衍和崛起,地域成为著姓望族生息发家的舞台。
江南多巨族。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嘉兴城乡商品经济日趋繁荣,人文荟萃,有“浙西首蕃”之称。而在经济和文化相互激荡的背后,是诸多世家大族的繁衍和崛起,地域成为著姓望族生息发家的舞台。 望族坚持德教为先,注重家族成员的伦理行为规范。出仕,为官清正,造福百姓;居乡,热衷公益,乐善好施;居家,诗礼传家,崇文厚德。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虽有质的不同,传统的家族制社会也经历了巨大变迁,但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细胞仍内含着教育功能,绵延千年的各式“家训”,如今依旧影响着“家风”的形成。 广义的家训包括族规、家训、遗书、遗言、分家析产书、家书等。历史上家训文化绵延亘长,周王室成员的训言或许可看作是古代成文家训文化的始祖。在总结商亡之教训过程中,周公旦主张以德治国,并以此训诫周氏王室成员。经过秦汉的发展,隋代出现了被后人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二十篇,成为后世家训作品、家训思想的典范。 无论是影响遐迩的望族,还是名闻村落的家族,在扎根嘉兴繁衍生息的过程中,留下了汗牛充栋的训言。可以说,一个家族遗留训言的多少关系到家族的兴衰,一般训言多且丰富的家族通常兴盛时间较长,如《钱氏家训》、《查氏家训》、鲁宗道《家训》、华亭支孙植《家训》和《嘉言便录》、大易支孙氏《家训》、石庄沈宏光《两山训戒》、虹霓堰屠朝宣《宝德家规》、蒹葭围马维铉《教家箴》、卢锡爵《训家大要》、北溪戈定《戈溪训言》、蒋元《训蒙大全》、名臣过庭训《名言类纂》等等。 这些训言大部分围绕传统伦理规范,告诫子孙世守德业,有的则讲述先祖创业的历程和经历的艰辛。当然,这其中瑕瑜互存,既有诸多封建性的糟粕,也有普世的人伦美德,更有先祖对后裔殷切期待,具有明显的教化功能。 千百年来,日日月月岁岁,这些训言有的已为地域人群口口相传,升华为俚语民谣,有的则如同遗珠散落人间角落,尘封于历史文本。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