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横街史话之徐自华故居(2)

2014-04-22 09:25 作者:沈惠金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徐多镠逝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终年六十八岁。人去楼空,笛声不再。两年后的中秋之夜,徐自华独坐月到楼,望眼融融月色,思绪万千,慈父离去已两年,挚友秋瑾为国捐躯也一年有余,爱女蓉儿又不幸夭折,思亲哭女


  徐多镠逝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终年六十八岁。人去楼空,笛声不再。两年后的中秋之夜,徐自华独坐月到楼,望眼融融月色,思绪万千,慈父离去已两年,挚友秋瑾为国捐躯也一年有余,爱女蓉儿又不幸夭折,思亲哭女,不觉至晓。遂作《满江红》词一阕,词中有小序云:“中秋夜,独坐月到楼。回忆二十年前,韵清相伴,同居斯楼。每逢月明,则家君擫笛,余与韵清合谱《赏秋》等阕,丝竹达旦,不亚霓裳风景。后韵清去,余归南林,意常怅怅,独家君必擫笛长歌,慰侬愁思也。自亲亡,不闻笛声二十四月矣。”

  徐多镠逝世时,徐自华的挚友鉴湖女侠秋瑾闻讯曾来吊唁,在徐家住了半个月。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秋瑾策划浙江起义在即,深忧胜负难料,着男装又来崇福与义姐徐自华诀别。徐自华得知起义经费困难,当即倾奁中饰物约值黄金三十两相助。秋瑾脱双翠钏相赠,谓“事之成败未可知,姑留此以为纪念”。临行,又以如遭不幸请“埋骨西泠”相嘱。秋瑾遇难后,徐自华与胞妹徐小淑联络吴芝瑛义葬秋瑾,营秋墓、结秋社、建秋祠,义声播荡海内。

  吴江陈去病与徐小淑有师生之谊,与徐自华情同兄妹,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陈去病作客语溪,在徐自华故居为徐自华的《忏慧词》作序,并于次年帮助徐自华出版了《忏慧词》,引得词坛好评如潮。

  徐自华故居位于崇福镇庙弄西侧、崇德路(原县前河)以南、宫前路(原宫前河)以北地段,前门现为宫前街100号,后门现为庙弄19号。故居原为多进式厅堂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门厅楼、前墙门、石天井、正厅、过道、前楼厅、石天井、后楼厅、后墙门。门厅楼为上下两层,高约十米,面阔三间,进深约七米,前临原宫前河,建有八字形河埠,门楼为骑楼建筑形式,楼下沿河约有一米多宽行人过道。正厅为一字形平厅,高约十米,三开间,前置轩廊,落地长窗,轩廊东端有洞门可通东邻待雪楼,厅中四个粗壮立柱分别称松柏桐椿。前楼厅面阔三间,有左右厢楼。后楼厅五开间,两侧也有厢楼。抗日战争时期,徐自华的侄儿徐益桐(安生)曾在正厅开办私塾。解放后,正厅曾被充作某机械厂工场,几台冲床,日夜轰鸣,厅堂转眼成了危房,一九六〇年左右被房管部门拆除,改建为四间平屋。前后楼厅及门厅楼现保存尚完整。

  徐自华故居年久失修。除后楼厅尚有二楼二底产权属徐氏后裔外,余皆成为公房。 

徐自华故居(左上为后楼厅,右上为前楼厅,下为后楼厅北立面)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