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韵泉是嘉兴名中医,因医术高明,有潘半仙的美誉。今天六十岁以上的老嘉兴,对当年嘉兴中医院的潘老都是耳熟能详。他治愈的不少疑难杂症的经典案例,至今仍在嘉兴中医界被推崇和传为佳话。据《嘉兴市中医院院志》
潘韵泉是嘉兴名中医,因医术高明,有“潘半仙”的美誉。今天六十岁以上的老嘉兴,对当年嘉兴中医院的潘老都是耳熟能详。他治愈的不少疑难杂症的经典案例,至今仍在嘉兴中医界被推崇和传为佳话。据《嘉兴市中医院院志》记载,“潘韵泉(1898-1966),嘉兴王店人,曾任嘉兴县人民代表,一九五九年筹办嘉兴联合中医院,出任副院长。早年师从湖州曲尺湾潘申甫,习内、外科,满师前得以抄录《潘氏疡科配方集》。期满,悬壶于老家王店,以疡科闻名于市,后感内科根基不深,再师从晚清至民国初期著名中医杭州的莫尚古,深得真传。返乡后潘韵泉移居嘉兴,遂以内科应诊。嘉兴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潘韵泉还一度在北丽桥下的童天成堂坐诊,使药店生意大振。”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在兰台药局工作时,潘老的方子在中药柜台上经常能收到。不过,按沈泽民、俞长春及程娟娟三位所说,病是潘老看的,方子是潘老开的,但处方上的字是潘老的弟子写的。我至今尚能记得当时潘氏处方的样式及常用中药,如茯苓、白术、淮山药、制厚朴、枇杷叶(去毛)等,潘老的每张处方用药都在十一二味,最多不会超过十五味,且用药精到,用量合理、精准。潘老在治疗脾、胃、肺等内科许多疾病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 再来说这张潘韵泉中医方笺上的这篇文字,我想作出如下解释:信函当是潘老在王店西市开诊期间所写,时间估计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某年。潘老没有在信尾落款,或许正是因为用的是潘老自己的中医方笺,名字已印在处方笺上,不再落款也是顺理成章。 通览全文,这是潘韵泉写给一位贡生的信,他与这位贡生应该是比较熟的,或许所诊治的那位病人还是贡生介绍过去的亲友。但病人病势不轻,恐已入膏肓。潘老以我国元代中医大家朱丹溪和《黄帝内经》的相关理论及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那位病人病症所及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后,直言相告贡生:“病势日溢,恐成必败之局。”所以他只能勉强开上数味中药,以济万一。读罢此信,我感触良多。撰写者学说渊博、经验丰富、医术高明、医德诚朴,字里行间可见大家风范,这与潘韵泉留给后人的印象是一致的,所以这封信为潘韵泉早年自书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这封信之外,当时还应附有潘韵泉所开的处方。可惜岁深年久,处方估计已不复存在。但潘韵泉这封信的发现,对研究潘韵泉先生中医生涯和学术思想也有积极意义。 潘韵泉先生在“文革”初期含怨离世,这是嘉兴中医界的一个损失。然而几十年后,他的几位弟子都已是如今嘉兴的名中医。更让人欣慰的是,嘉兴的中医业界,今天已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所有这一切,或许是对潘韵泉老先生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