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代吴越国时期钱镠的《金山忠烈昭应庙祭献文》,是嘉兴历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无论对于吴越国史研究,还是对于嘉兴地方史研究,都值得重视。不过此文全文已佚,目前仅存以报冠军之阴德一句话,其见载情况,略述如次: 关于《金山忠烈昭应庙祭献文》一文存在
五代吴越国时期钱镠的《金山忠烈昭应庙祭献文》,是嘉兴历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无论对于吴越国史研究,还是对于嘉兴地方史研究,都值得重视。不过此文全文已佚,目前仅存“以报冠军之阴德”一句话,其见载情况,略述如次: 关于《金山忠烈昭应庙祭献文》一文存在情况的文献记载,大致有《宝刻丛编》、《云间志》、《至元嘉禾志》、《全唐文补遗》等书。其中现存最早的记载是南宋末年陈思所纂《宝刻丛编》,此书卷一四《两浙西路·秀州》曰:“吴越钱镠金山庙刻石文。《复斋碑录》。”不过《宝刻丛编》还提供了更早的记载,即《复斋碑录》,此书是南宋王厚之(1131-1204)所纂,已佚,得《宝刻丛编》而存片段。 金石文献记载之外,又得到了方志文献的关注。绍熙(1190-1194)年间的《云间志》卷中《寺观》曰: 金山忠烈昭应庙。在海中金山,去县九十里,别庙在县东南八十步。庙有吴越王镠《祭献文》云:“以报冠军之阴德。”《吴越备史》记载:汉朝衰亡后,大将军霍光的旧庙亦毁。一日,吴主孙皓病得厉害,大将军忽然在宫庭附身黄门小,说“国主封界华亭谷,极东南有金山咸塘,风激重潮,海水为害,非人力所能防。金山北,古之海盐县,一旦陷没为湖,无大神力护也。臣,汉之功臣霍光也,臣部属有力,可立庙于咸塘,臣当统部属以镇之。”于是立庙,每年祭祀。宣和二年,赐显忠庙;五年,封忠烈公。建炎三年,辛道宗领舟师由海道护行在,所奏,加封忠烈顺济,且赐缗钱以新庙貌。四年,加封昭应。 霍去病为“冠军将军”,而霍光为“大将军”,今《备史》以为霍光,或者吴越《祭文》不考也。《嘉禾志》冠军神庙,又有金山庙,皆云忠烈昭应,则以一庙为二矣。 以上《云间志》的记载,不仅给出了“吴越王(钱)镠祭献文”的残句,还说明了此庙的来历和在宋代的沿革。其中又提及《嘉禾志》,当是淳熙元年(1174)张元成所修《嘉禾志》,今已佚。然而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单庆所修的《嘉禾志》基本延续了宋人的记载,保留了“以一庙为二”的特征。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